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章(2 / 2)


  “晓鸥怀上了,行动不方便,我出来帮她买。”干巴巴的解释一句。

  方知行点头,能理解,“我媳妇儿也怀上了,没少指挥我去买这买那儿。”

  孟繁宗有片刻惊讶,面上还是淡定,“我媳妇儿快四个月了。”

  言下之意,我们虽然结婚晚,但是怀上早。

  方知行抬了下巴,“我媳妇儿怀了两个。”

  这下孟繁宗不吱声了,嗤了一声离开,两个有什么,拼得是质量又不是数量。

  ......

  韩念念这一觉睡得喷香,伸了个懒腰坐起来,看了一眼搁书桌上的大公鸡闹钟,居然已经十点多了!

  忙不迭下床,叮叮咚咚刷牙洗脸。

  方婆婆坐廊檐下摘菜,瞧见她出来,笑眯眯道,“早上饭还在锅里热着呢,先吃点垫肚子,中午我烧菜稀饭。”

  所谓菜稀饭,就是干海带、花生米搅上面糊的咸稀饭,韩念念一口气能喝掉两大碗。

  “丫头,再吃个窝窝头啊,干喝稀饭哪成,尿两泡尿就没了。”

  韩念念满头黑线,摸摸肚子,直摇头,“吃饱了奶奶...方书记中午不回来吃了?要不要给他留点饭?”

  “听小行说和周师傅一块去趟邻市,邻市那边今年灾情不算严重,想办法从那边先调点粮食过来。”方婆婆笑道,“别留了,一来一回怎么也得一天,晚上回来再说。”

  市里各大机关单位也都不傻,无论哪个单位都有不少职工,赶上不好年份,总得要想办法为职工谋取点福利,郑大姐她男人单位更是跑到了临省农村买粮!

  饭后祖孙两唠了会儿嗑,方婆婆回屋睡晌午觉,韩念念洗了碗筷,把剩下的饭菜罩在案桌上。

  索性已经翘了班,韩念念下午也不想再过去了,拎了毛线去找叶兰英,让叶兰英教几样新的织毛衣花式。

  叶兰英正在家纳鞋底,刚满月的毛蛋刚吃了奶水,这会儿正呼呼大睡,大丫蹲在院子里扣月季花下的泥巴自己玩。

  “大妹子过来啦,外头太阳大,快进来坐。”

  “姑!姑!”大丫扔了手里的泥巴,乐颠颠的朝韩念念扑过来。

  韩念念带她睡过几次,小萝卜头喜欢跟她亲近。

  大丫人还没扑过来,半道上就被叶兰英给拦住,叮嘱道,“不长记性的小丫头,跟你说多少遍了,你姑肚子里现在有两个娃,可不能乱扑,也不准缠着你姑要抱,知道不?”

  大丫盯着韩念念的肚子看了片刻,虽然不知道两个娃长在哪里,但还是乖乖点头,大声保证,“知道了!”

  韩念念伸手把小萝卜头拉到自己怀里,口袋里掏出几块糖果塞道萝卜头手里,笑着道,“嫂子,看你把大丫吓唬的,我结实着呢,又不是玻璃瓶,一推就碎的。”

  叶兰英不赞同,一副过来人的架势劝道,“头三个月可得小心了,不能跟以前一样哪哪都跑,咱们老家街上住的陈六婶,早年怀头一个娃,听说就跨个水沟子,娃就掉了。”

  韩念念啊了一声,没想到还有这么严重的,不由搁在了心上,想到自己过来时,连着跨了好几个水沟子,心有余悸,回去可得远远绕开了走...

  “嫂子,老家有来信不?今年收成咋样?我听说郊区这边几乎颗粒无收。”韩念念有点担心韩桂娟他们,农村全靠那几亩地过活,再碰上老天爷不给活路...

  提起这个,叶兰英就直叹气,“你姑好段时间没过来了,我娘家嫂子倒是过来了一趟,说今年收成不行,一亩地才收了二十来斤小麦。”

  韩念念倒抽一口气,“一亩地二十来斤...还不够支援建设的。”

  “可不就是,交不上去公粮,听我娘家嫂子说上头给了宽限,说小麦交不够,那就等秋半季收了粮之后抵扣!”叶兰英眉头锁紧,“春半季都交不上粮了,秋半季再把粮食都上交,来年让人去喝西北风呐!公家也不为咱老农民想想!”

  韩念念眼皮直跳,忙低了声道,“嫂子,这可不是在乡下,隔墙有耳,不能乱说。”

  意识到自己失言,叶兰英忙止住了嘴,发愁道,“年前我回娘家管我嫂子借了五十块钱,娘家嫂子说今年不好过,急着催我还钱,前些时候生毛蛋花了不少,上哪去凑钱还呐!”

  知道叶兰英是为啥借的钱,韩念念开口道,“这样吧嫂子,我先借你,反正我不急着用,你啥时候宽裕了再给我就成。”

  叶兰英迟疑,“大妹子,生毛蛋时已经从你手里拿过五十块了...”

  韩念念数了钱塞给她,“那以后还我一百不就成了!”

  叶兰英心生感激,一时不知道该说啥好,半响才想起来关键的,忙道,“大妹子,我打个欠条,以后指定还你!”

  叶兰英上过三年小学,坑坑巴巴倒也能打张欠条,硬是塞给韩念念。

  韩念念也没推辞,当着她面装进上衣口袋,“好了嫂子,快教教我怎么织毛衣,还有尿布...毛蛋的尿布是怎么缝的?瞧着不是一般厚实!”

  “那简单,毛衣我慢慢教,我跟你说啊,这做尿布也有禁忌,破床单破衣裳,越破越好,不扎娃的屁股,最好用老土布...”

  姑嫂两说不停,天擦黑了韩念念才回去,方知行还没回,祖孙两个先吃了饭,把饭菜在锅里留着。

  饭后韩念念没急着睡,翻箱倒柜,把老土布破衣裳翻出来,针头线脑准备齐全,盘腿坐床上自己琢磨怎么缝尿布。

  方知行夜里快十点了才回来,早上开卡车去邻市,一来是从当地副食品店收购粮食蔬菜,二来也是为单位职工谋取福利。

  打从春忙之后,城镇居民粮食供应下调到二十斤,粮食标准最高的石化工人供应也降了五斤多,原本玉米已经划分为粗粮,这个月起,上头发文件下来,玉米面再归细粮行列,大米白面再没供应过,一个月两斤的细粮只能买到玉米面,地瓜干高粱更是成了居民日常主食。

  相较岳岭到处人心惶惶,邻市灾情要轻许多,无论是粮食标准还是供应,都还跟以前一样。去之前,方知行动了点关系,介绍信一给出,邻市粮站办事人员二话不说,开仓就给称粮食。

  小麦一毛九的收购价,玉米一毛三,地瓜干八分,高粱最便宜,五分钱一斤。

  利用职务之便,方知行不忘为底下职工谋取福利,留足单位日常用的,剩下的粮按收购价分卖给职工,不用粮票。

  方知行自己留了五十斤小麦,半夜里抹黑扛回家,这么晚,本以为他媳妇儿早就睡下,哪知道西屋还亮着灯,窗帘没拉,透过窗户能瞧见他媳妇儿捧着块破布,不知道在忙活啥。

  外头传来走动声,韩念念忙下床,瞧见堂屋地上放的蛇皮口袋,诧异道,“这么大口袋东西,装的什么啊?”

  一天忙得未喝水,方知行端起搪瓷缸,连喝了几口凉开水,这才道,“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