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7章





  这消息很快传到周王和越王耳中,两人并不知道自己在皇帝心中已然出局,还兀自嘲笑汉王:“年初的时候,王兄他们还怕老九回来争权夺利,特意派了死士过去刺杀。害得后来本王也跟着担心,还想着要不要接着下手。结果老九根本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回来之后争都不敢争,直接就躲回王府去了。”

  有人听了陪笑,有人不屑一顾,也有人从始至终没将注意力放在刚归京的汉王身上。

  当下便有谋士进言:“殿下何须在意汉王,她在朝中并无根基,本就无法与您争夺。如今当务之急,还是南方的动乱,若是殿下能够抢先周王/越王平定,陛下定会高看一眼。”

  说起南方动乱,其实周王和越王也是心虚的。他们没料到事情能闹得这样大,只是想趁着赈灾,让自己人捞些好处罢了。可哪知事不凑巧,两方势力你争我夺,比谁贪得更多,结果弄成如今这幅模样,想必早惹了父皇不喜。

  放在从前,二人早该诚惶诚恐,但如今朝中势力近半落入二人手中,他们便觉得皇帝没有旁人可选,不知不觉也有些肆无忌惮起来。

  当然,话又说回来,储君之位的决定权到底还在皇帝手中。别说还有个兄弟与自己竞争了,就算真是一家独大,他们也不可能逼宫,直接让父皇立自己为太子。

  于是双方早就达成了共识,谁能收拾了南边的烂摊子,储君之位大抵就是谁的了。

  只是明白归明白,这事儿要做也是真不容易:“南方现在都乱成一锅粥了,哪儿是那么好处置的?尤其父皇还不给兵权,那对上那些乱民,难道用嘴皮子劝吗?”这时候南方乱民都已经成了气候,就是再掏出银子赈灾,效果也不大了,基本上就是肉包子打狗。

  说来也是皇帝实在不放心这俩儿子,赈个灾都能赈出叛乱,真给兵权两人怕不是就要自己造反了。

  谋士们心里大抵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从前是束手无策,但现在汉王归来,忽然就让他们瞧见了另

  铱驊

  一种可能。当下便有人提起:“汉王身负军功,还颇得军中将领拥护。”

  二王一听这话就恼了,横了说话的人一眼:“本王知道,不必你提醒。”

  提醒的谋士也没恼,而是继续说道:“汉王在军中表现不错,如今局势又混乱,陛下没有信任的人手,殿下觉得他会否将兵权交给汉王?”说完不等回复,便又继续道:“眼下来看,汉王无心相争。殿下觉得从陛下手中获取兵权容易,还是拉拢汉王容易?”

  两边的谋士几乎同时提出了这个相同的计策,二王也都听得心动起来,却又有一丝迟疑:“汉王如今虽然无心相争,但若让她掌了兵权,可就说不准了。别忘了,她的王妃可是曲家女。”

  谋士觉得这不是问题,因为汉王从前谋娶王妃的手段并不光明,京中有些门道的人家谁不知汉王妃乃是未婚先孕?再则曲丞相为臣历来忠纯笃实,可不会为了这看不顺眼的女婿坏了名声。再不济,他们还能派人去探探曲丞相口风,看他是否有意襄助汉王。

  周王和越王都被说动了,恰好翌日便有朝会,于是偷偷派人去探曲丞相口风。结果毫无疑问,丞相大人依旧看不顺眼自己那便宜女婿,半点助她夺位的心思都没有。

  这下二王放心了,又见汉王不靠谱到连朝会都没来,就更不觉得她是竞争对手了。

  于是在方淮完全没料到的情况下,事情又有了不一样的进展——大朝会开始的时候,她还在家搂着媳妇睡得香,却不料朝堂上竟有人推举她率兵南下平乱。理由是她曾经领兵攻破安河,这大半年又在南方辗转,对南方情况更加清楚。

  皇帝当然没有答应,提议的朝臣也没指望他立刻答应,只是先提一句,回头就好借此拉拢汉王——兵权那样大的诱惑,可没人觉得汉王真会不动心,除非她是个傻子!

  养崽的第十九天

  方淮醒来的时候, 朝会都已经结束了,自然不知道今早有人给她挖坑。不过没关系,有心卖好的人, 不会让她一直不知情,他们甚至迫不及待让她知道。

  周王和越王都起了拉拢之心, 朝堂之上一番提议,双方也都知道了对方的心思。

  两人从年初开始争权,到如今已有大半年了,好不容易看到了打破僵局的契机, 自然谁都不会放过。因此朝会才散不久, 两人便亲自登门了。

  汉王府闭门谢客, 但两位王爷几乎同时登门,门房自然也不敢将他们拒之门外,于是便将消息通报到了方淮那里。彼时方淮正拿着个苹果刮泥喂崽呢, 听到两个便宜兄弟登门, 差点脱口而出让他们滚。还是曲葳看出她的不耐烦, 轻咳了一声, 她才把话憋了回去。

  然而方淮依旧相当不耐,皱着眉头不情不愿道:“将人请去花厅,上茶待客,我稍后便去。”

  传话的仆从立刻领命而去,曲葳也伸出手,打算把小孩儿从方淮那里接过来。但方淮一点没打算松手,依旧不紧不慢喂崽:“黄鼠狼给鸡拜年, 我才懒得搭理, 一会儿抱小星星一起去。”

  这显然不合礼数,但曲葳想了想也没拒绝, 反而道:“二王同时登门还算好,不论他们为何而来,肯定是有的争。到时候你看热闹就是,可别胡乱答应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