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林珩第107节(2 / 2)


  甲士策马来回奔跑,蔡欢的命令快速传达。

  马奴奋力挥动缰绳,骏马撒开四蹄,车队的行速比之前快了一倍。

  河道对面,发现蔡国队伍的变化,宋人竟也开始加速。

  洛水奔腾不息,大群鲤鱼跳出水面,飞溅起成片浪花。相隔晶莹的水浪,两支车队互不相让,你争我赶,近乎并驾齐驱。

  看到宋人的举动,蔡欢气不平,正要推开车门催促,风中突然传来号角声,大地震颤,奔雷般的声响由远及近。

  风自河面袭来,道路不平,车身发生摇晃。

  她本能扣住车门,循声望去,只见地平线处扬起沙尘,光影发生扭曲,大片殷红破开沙雾闯入眼帘。

  奔雷声渐近,炽烈的色彩愈发鲜明,沿河较劲的两支队伍同时一滞。震撼、恐惧、惊悸、惶然,多种情绪交织在一起,充斥胸腔,占据所有人的思绪。

  号角声又起,轮高辐宽的战车驰骋过平原。

  拉车的战马极为高壮,比蔡国和宋国的马高出一截。战车车轴经过加固,车上能站三人。

  百辆战车排成数列,恍如利箭划开大地。

  全甲骑兵分在左右,单手持缰,另一只手撑旗,旗帜在风中撕扯,绘于旗面的图腾翻转扭曲,愈显凶蛮狰狞。

  战车后还有步卒,和骑士一样佩戴全甲,手持长戟和戈矛,护卫近百辆大车,浩浩荡荡穿过平原。

  行进过程中,战车丝毫没有减速,如洪水漫过河岸,掠过蔡欢的车队。

  认出飘扬在风中的图腾旗,蔡国人僵在原地,隔河的宋国人也不敢轻举妄动。队伍上下屏住呼吸,身体仿佛被定格。

  一辆伞车闯入视线,车上人红衣似火,长发如墨。

  惊鸿一瞥,蔡欢霎时凝眸。惊艳烙印脑海,她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血旗於菟,炽烈如火,能与日争辉。

  “金伞绯袍,公子煜!”

  第七十七章

  春日和煦,暖风缱绻。风中带着花香,熏人欲醉。

  侧殿隔窗半开,阳光落入室内,播撒扇形光影。

  山水屏风前,田齐撑着下巴对卷苦思,右手提笔,迟迟没能写下一个字。笔尖悬停太久,墨汁滴落到竹简上,飞溅数点暗色。

  “太难了。”

  田齐丢开笔,颓然地趴到桌上,任凭墨汁沾上下巴,样子无精打采。

  斗圩捧着茶汤走入,见到田齐这般模样,和守在室内的斗墙对视一眼,快行两步放下杯盏,劝说道:“公子,晋侯好心好意,莫要辜负。”

  “我知阿珩好心,但我自幼不喜书文,连写五封奏疏,如今实在无言可写。”田齐顶着干涸的墨汁抬起头,心中纠结,语气中满是无奈。

  一只木匣放在桌上,匣中竹简已经取出,上面的文字十分简练,教授田齐上书天子,每日一奏,派飞骑送往上京。

  “状告信平君犯上作乱,国内氏族沆瀣一气;斥责宋国氏族不仁不义,与逆臣同流合污;追思襄公助上京平叛劳苦功高,向天子哭诉委屈。”田齐掰着手指列举,逐一数过来,声音越来越低,“还有什么能写?”

  之前大醉一场,心头愁闷消退许多。醒来隔日,林珩对他酒醉一事只字不提,让他安心住下,并带他前去拜会国太夫人。

  从南殿归来,田齐打开木匣,看过其中内容,连续数日将自己关在殿中,搜肠刮肚、绞尽脑汁,每日写成一封奏疏,借晋骑飞送上京。

  最初他信心百倍,事情也很顺利,回想这一路的遭遇,下笔如有神,洋洋洒洒就是数百字。

  五封奏疏之后,情况急转直下。

  该写的全都写完,再提起笔,他突然脑中空空,不知该如何成句,压根写不出一个字。

  面对空白的竹简,田齐懊恼得想要抓头。

  奈何身边没有谋臣,斗圩和斗墙不通政事无法给出建议,更不用提专好厮杀的甲士。

  窘境摆在面前,主仆三人目光相对,同时缄默无语。

  “公子,不如请教晋侯?”斗圩提议道。

  “我不想麻烦阿珩。”田齐皱眉说道,心中徘徊不定。

  这段时日以来,林珩颁布多项政令,朝堂上风雨不断,城内也是议论纷纷。政令涉及到多方面,在氏族间引发波澜,褒贬不一,连客居在宫内的田齐都有耳闻。

  多日案牍劳形,除了吃饭睡觉,林珩难有空闲之时,肉眼可见地消瘦,气质愈显凌厉。

  之前田齐造访南殿,碰巧见到越国令尹,得知公子煜将要使晋,料定林珩会变得更忙。

  除非万不得已,他不想给林珩添麻烦。

  “我一路奔逃,颠沛流离,只有阿珩愿意收留。凡事细致周到,还为我出谋划策,我不能得寸进尺。”田齐坐正身体,沉声道,“些许困难而已,还比得刺客尾随,杀机四伏?”

  哪怕头疼不已,他也要强迫自己拿起笔,重新铺开竹简。

  侧殿外,许放行至门前,恰好听到这番话,不禁微微点头。有这份心意就绝不会是忘恩负义之辈,不枉费君上相助。

  话声渐低,许放轻咳一声,扬声道:“内史许放求见。”

  门后先是一静,片刻后传来脚步声。

  未等多久殿门敞开,斗墙站在门后,见礼后道:“许内史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