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8节(2 / 2)


  可就这样,武大成也不同意:“我认为它就没有资格让大家参观。”

  “燎原厂造成的坏影响也太恶劣了,我这次去省里开会,其他地市的同志和省里的同志,都知道他们了。”

  “咱们肃南市勤勤恳恳本本分分,一向名声好得很,如今一个臭老鼠坏了满锅汤,咱们的努力都白干了。”

  “要我说,就算它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也不如分流了——许如意厉害,就给她找个好去处,燎原县机械厂已经成了负面了,让它消失最好。”

  张维知道他的想法,燎原厂没了,省里就算想批评也没法批了,但这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武大成和办公室张海涛一样,虽然天天看新闻看报纸,可从来没想过,这些影响力如果为己所用,是多么大的力量。

  更何况,她昨天下午还拨打了许如意留下的锅炉报号码,跟姜红聊了聊,姜红正在盯付印,专门抽时间跟她解释,“许如意的文章,我们不但让专家审读过,还联系了京市机械厂进行了试验,是完全正确的,现在已经通过了终审,下周付印。”

  “同时,我的采访报道第一期也是下周付印,两篇文章放在一个版面,是头版。以后,我们暂定是每个月写一篇跟踪报道,最少三个月,也就是大成厂的锅炉试用期结束后,后期如果燎原厂有了新的动向,我们也会追踪报道。”

  所以,燎原厂和许如意,张维是必须支持的。

  张维直接说:“这样,等燎原厂的锅炉改造完毕后,你听听她的汇报,咱们再找专家一起去看看,你再下结论。”

  武大成当时就应了。

  今天许如意打了电话来,说是已经改造完毕,她就通知武大成过来听汇报,结果武大成没来,来了一群的厂长。

  这一看就知道,武大成提前跟这些厂长都透过气了,她通知武大成,武大成通知厂长们,就是想闹黄了这事儿。

  这里面,刘福生的声音最大。

  他们厂专门生产机床配件,锻造车间里用的就是十年前从k4炉改成了沸腾炉,但说真的,一来当时条件有限,二来水平一般,只是能用而已。

  别人提锅炉都说热效率,他们厂的压根就没算过——肯定不高。

  但好在沸腾炉可以掺着烧炉渣和造气渣,这些成本低,所以就这么将就用着。但如今煤炭质量上升,成本也跟着上升,更何况,小厂子越来越多,竞争加大,这炉子成本这么高,购买或者改造就提上了日程。

  可购买也太贵了,他们本来准备放弃的,结果燎原厂转产,说是能生产,而且价格比其他厂的低一半,他们立刻就定了。

  哪里想到,燎原厂水平这么差,虽然那边已经做好了,可他们还是拒绝接受并把钱要回来了。

  然后又着手想办法改造。

  从手烧炉改沸腾炉他们是自己动手的,这个其实并不难,但是从一个不太合格的沸腾炉改成燃烧率极高的优质沸腾炉,那可不是他们能搞定的。

  自从说了这事儿后,刘福生也没少打听,但都不是很合适,有大厂改造成功,可人家不接这种小活,有可以改造的报价又太高。

  市局要带头做这个,刘福生第一个赞同,但牵头的是燎原厂,他第一反应就是市局傻了吗?他可不愿意——这不是反复跳同一个火坑吗?

  这不是扯吗?

  他气得都好几天没吃上饭了,要不是武大成说叫他们的时候再来,他早就跑过来了。

  现在,更是突突突一顿说:“张局,我不知道燎原厂怎么突然有了什么改变,但我知道,他们被锅炉报在全国同业面前曝光过的厂家,人家上面写着他们水平低劣,质量堪忧,服务差劲,这样的厂子,您说的再好,什么技术解决了,大成厂也弄好了,我也不能用!我不放心!”

  这话显然引起了共鸣,不少厂长出声附和,在这群声音中,突然就有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您这样想是对的。”

  这边剑拔弩张呢,谁能想到,居然冒出了这么……年轻的一声。

  不过扭头一看,果然是个挺年轻的小姑娘,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刘福生根本没当回事,扭头准备接着说,熊广涛在他旁边加了一句:“这就是许如意。”

  她居然是许如意?

  武大成传递消息,倒也没添加删减,许如意的事儿自然也说了,他们都知道燎原厂有这么一个人。

  但对上号,更不放心了!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她也太小了!

  不过她说赞同,倒是让刘福生他们感觉奇怪,他们是反对燎原厂挑头的,你怎么还赞成呢。

  许如意要的就是这个反差,就是这个空挡,否则一群在车间里呆惯了的老爷们说话,她哪里插的进去。

  这会儿片刻的安静,足够用了,她直接说:“你们说的都对,我们基础差,名声臭,分流都排在第一位,简直是差到家了。”

  这……大家都有点摸不清头脑,许如意这是在干什么?不过,本来还群情沸腾吵吵嚷嚷的走廊,终于安静下来了。

  “所以当我第一篇文章寄到锅炉报的时候,编辑姜红,哦,就是编辑那篇燎原厂曝光信编辑,看到都觉得很奇怪,燎原厂有这个本事,怎么产品还能差成这样?”

  “所以她打了第一个电话来问,发现我们居然连锅炉焊点漏点的问题都解决了,这下她更惊了,这可是全国锅炉厂都没解决的问题,解决了这个问题,蛇形管焊接成功率能从不足六成提高到九成,燎原厂怎么能解决?”

  “那会儿的姜红编辑,跟你们一个想法,她不信。所以,她干脆请假来了一趟燎原厂,要实地看看燎原厂究竟变成了什么样?”

  这事儿武大成说了,不过就一句话:“许如意解决了问题,还写文章要发到锅炉报上,好像锅炉报也要报道。”

  本来大家对报纸的影响力还没什么概念,又在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影响下,就当是一个信息听过去了。

  但许如意这么一说,他们就听出来真不一样。

  别的不说,就那个成功率的具体数据,就足够吓人了。

  要知道,眼前的一群人可不是办公室里没下过车间的,听到这个数据就觉得挺厉害的,但不知道厉害在哪里。

  他们是实打实的厂长啊,如果某项技术改造,成功率能提高一成,那就一定是成功的。

  如今是三成,那说明许如意的技术水平,实打实的高超!那她来改造沸腾炉,怎么不行?那可太行了!

  但……人是厉害的,燎原厂跟得上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