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全京城都蹭我瓜吃第62节(1 / 2)





  一个从轻,一个从重,立场鲜明,理由更鲜明。

  有他们俩打前锋,其他官员各自发表意见,讨论得很是激烈。

  他们中有些人和吕家有姻亲关系,受人之托,帮忙说好话:

  “子不教父之过,吕家的确有失察之罪,看在还没造成什么严重后果的份上,从轻处罚吧。”

  有些人得过吕家的照拂,得还这份人情:

  “吕正业打杀的都是签下卖身契的奴仆,本就掌握着生杀大权,吕家人后续也有妥善安置其家人,罪不至此吧?”

  也有人和吕家并无牵扯,单纯就是看他们的所作所为不顺眼。

  比如左都御史王佑:“签下卖身契的奴仆是人,不是畜生,不能毫无理由就将人随便打杀。”

  “犯下大错可以罚可以打却不可以杀,掌握生杀大权的前提是奴仆背主,也需派人扭送顺天府报案,而不是私下胡乱处置。”

  “倘若人人都在家私自处置奴仆,不敬法,不畏法,不遵律,不循律,那还要官府何用?要这大盛律法何用?”

  不愧是御史!

  就是会说话!

  刑部尚书骤然对这老头有所改观。

  右都御史甩下第二记重击:“吕正业犯下如此大错,倘若皇上不予以重罚,那就是在告诉天下人,皇亲国戚站在律法能管束的范围之外。”

  “今天吕正业资敌能逃过一劫,明天陈正业造反为何不能?后天宋正业通敌叛国为何不能?他们都是皇亲国戚啊!”

  “皇上今天放过一个吕正业,明天就有无数百姓背离大盛逃往西戎,因为西戎没有这样心慈手软的皇帝!”

  皇帝:???

  百官:!!!

  这话说得左都御史震惊后仰,向右都御史投来一个“好家伙!你真不要命了?”的惊诧眼神。

  右都御史没理他,已经在打量御书房的柱子,大有皇帝要是反对或者骂他,他会立马亲身实验一下柱子硬度的打算。

  皇帝:“……”

  百官:“……”

  又来了又来了,你就不能放过可怜的柱子吗?

  右都御史如此慷慨激昂,倒是把刑部尚书给搞懵了。

  他就是想按律处置吕家,要是能够加重处罚就更好了,但要是因为这一点赔上右都御史的性命,未免太不值得了。

  刑部尚书悄悄观察皇帝:您没生气吧?不想砍人脑袋吧?不会和右都御史计较吧?

  其他人也在悄悄观察中,时刻准备着为右都御史说话。

  右都御史的话是不好听,还有点危言耸听的嫌疑,但忠言逆耳啊,句句都是实话啊!一般人还不敢说呢。

  皇帝没生气,就是颇有一种“右都御史是不是得了什么疑难杂症,想要个死荐皇帝名垂青史的死法?”的感觉。

  能有关键时刻蹦出来给皇帝泼冷水的官员,是大盛之幸。

  只是听几句不太好听的扎心实话而已,皇帝不会傻到真对右都御史动手,那才会寒了心腹大臣们的心。

  “行了。”皇帝暗忖着什么时候让太医院使给右都御史看看病,“朕什么时候说过要饶了他?”

  百官沉默了,右都御史也沉默了。

  回想一下,皇帝确实没有说过,只是他们下意识以为皇帝会遮掩一二。

  看来给西戎送钱和朱砂矿的事,确实触及到了皇帝的底线,动了杀心。

  在那之前,皇帝还是要为吕正业遮掩几分的。

  吕正业干了太多糟心事,肯定护不住。

  那些和吕家有关系的官员就没再为他求情,而是为吕家其他人求情。

  又是一番唇枪舌战,最终因为吕家人的失察、包庇、纵容等数罪并罚,没收大半家产,撸去身上官职,成了白身。

  千画居。

  系统把吕家人的惩罚告诉了楚婳:【我本以为后面还会再加一条,三代之内不准入仕。】

  【从这方面来说,皇帝还是对吕家人手下留情了。】

  楚婳可以理解:【到底没有真的通敌叛国,不可能罚得那么重。】

  【会罚到这个地步,应该是皇帝和大臣们想杀鸡儆猴,警告那些皇亲国戚不要仗着自己的身份胡乱行事。】

  【皇帝还要考虑德妃和那一双子女,如果吕家三代之内都不准入仕,四皇子就得不到来自母家的助力了。】

  系统:【皇帝想让四皇子继承皇位吗?】

  楚婳:【皇帝少说还能活个二十年,二十年后,万一大皇子和二皇子因意外去世了呢?】

  【现在让四皇子失去成长的机会,一旦意外来临,死得只剩下一个庸庸碌碌的他,这皇位是继承还是不继承呢?】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