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我被忽悠考科举第105节(1 / 2)





  “我是盛叶舟。”盛叶舟尴尬一笑,立即羞愧得吴三恨不得寻个地洞将自己埋进去,好在他遇到的少爷心胸宽广,根本不在乎这些琐事,冲他摆了摆手继续笑道 :“上车来带路吧。”

  盛建宗从不亏待自己,就是歇脚用的别院买得也是极为宽敞,地段就在……滨州知府柳勋的府邸旁。

  “二老爷说如此最是安全。”

  “那确实是没有比此处更加安全之地。”廖飞羽赞道。

  不过随着马车往深走,盛叶舟发现他们好似进入了另一个地界。

  不过就转了个弯,这条街上破旧残败的商铺连普通镇子都比不上,商铺以木楼为主,墙上订了不少大大小小的木条用做修补。

  青砖地修建到这便戛然而止,被踩出一个个浅坑的泥地布满了密密麻麻的脚步。

  “往前走就是滨州最大的集市,几位少爷可要去看看?”吴三一脸习以为常,马车赶到泥路上后就放慢了速度。

  四人都只想回房躺下,齐齐拒绝了提议。

  廖飞羽反倒是对滨州知府很感兴趣,方才城门前听到兵士讽刺,那架豪华马车可还历历在目呢。

  “知府大人?”

  吴三好一番细想,最后用一副怪异神色喃喃道:“知府是我见过最有钱的人。”

  “有钱我们已领教过了。”盛叶舟笑道。

  “老吴我大字不识一个,除此之外还真不知其他。”吴三又道 。

  或许是看出也不敢明言,一城知府就是此地的“土皇帝”得罪谁都不要得罪知府,万一这街上有个不开眼的去告状,吴三怕是两条命都摆不平的。

  盛叶舟随意地笑笑,也无追问之意,眸光继续看向前路。

  车行片刻,路好似又一下子平坦起来,盛叶舟低头看去,这才发现他们又行至一条青石头路上了。

  “前边就是咱们府上的别院。”吴三连忙开口,说着又很是自豪地一摆手:“这条巷中就两户人,前边便是孙府。”

  “当初二老爷说要买别院,孙知府可是亲力亲为地介绍了这座宅子,二爷还请孙大人喝酒……”

  盛叶舟点头,继续听吴三吹嘘着孙知府对盛建宗是如何的和煦。

  看来这条街还真不是一般人能住得下来,另外半座城情况如何他不知,但这半座城铺了两处青砖。

  一处是滨州的脸面,另一处便是知府府邸的门口。

  感情方才那五十文的车马费就是为了维护这两处的青砖?

  第82章

  车轮转动片刻, 写着盛宅的牌匾出现。

  别院只有吴三跟他婆娘守着,两人殷勤地跑前跑后,伺候着几人梳洗一番, 收拾妥当后又询问盛叶舟午时可要在家中用饭。

  这滨州秘密颇多,廖飞羽那个消停不下来的性子, 屁股都还坐热就吆喝着要去城中酒楼用饭。

  郑柏瑜累极,又见早上廖飞羽跟盛叶舟好似有事要商议, 便推脱太累, 要留在房中歇息。

  不知道疲倦的三人换好衣裳干脆步行去往城中最繁华的街上闲逛。

  这条街不是进城时他们所瞧见的门面街, 而是吴三这个“本地人”推荐的地方。

  铜钱长街。

  乃是滨州百姓们真正生活的一条街,隐藏在条民宅聚集之地,铺子也不是正儿八经的临街铺子,而是民宅所改。

  院门为铺面, 堂屋就是大堂。

  在吴三带领下, 三人绕了好半晌才终于从条不起眼的巷子中钻进了这条街。

  盛叶翰觉得稀奇,不时窜进窜出,就是想看一看这每家究卖得都是甚物件儿。

  “我瞧着都没挂牌匾,大家是怎知屋里卖得是甚?”盛叶舟不由也有些好奇。

  一路走来, 和普通宅子没多少的区别的院门上都没有挂牌匾,但看百姓们进进出出得频繁,分明是知晓才会这般熟悉。

  “多来几回就记下了。”吴三随手一指:“这家是布店,我去过一回下回便知此处卖得是甚。”

  “如此麻烦,那挂个牌匾不是更好。”廖飞羽不解。

  此话一出, 吴三立时有些紧张地四处看了看, 见没人注意到这边, 才小声解释:“城中商铺的税太高,若是挂上招牌那不相当于告诉官府自己在做买卖?”

  “不应该啊。”盛叶舟掩唇轻声疑惑道。

  十年前宁成国因一场蔓延至全国的旱灾导致粮食减产, 朝廷特别下发政令,十年内宁成境内所有农户商户税费都减免。

  而为刺激消费,只要不是登记造册的商户,所涉及税费全部减半。

  而且按照这些小商户的规模,所缴纳的税费应该更少才对,又怎会出现税费过高而躲避官府的事发生。

  但眼下明显不适合多问,盛叶舟轻咳两声,抬手拍了拍话都到了嘴边的盛叶翰,轻轻摇了摇头。

  “先吃饭吧。”

  而吴三所指的酒楼……竟然是个在河边摆了四张桌子的露天食肆。

  “这便是你所谓的酒楼?”廖飞羽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