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骑着毛驴回六零年代[GL]_45(1 / 2)





  中间顺路去了趟镇上,将知青三女的包裹取回来。因为都是刚到村子没满一年,几个知青都没有探亲假,家里人如果还惦记的就会寄些东西过来,而三女的家人都惦念着她们,东西寄了不少,心疼父母的三女也拜托了夏夜顺便寄些几只野物干肉过去。

  夏夜眼睫毛打着霜的进了屋子,脚上的厚毛棉乌拉表面已经硬壳了,裹得的厚厚的毛皮大衣外面的雪也厚实的铺满大衣表面,夏母拿着鸡毛掸子在门帘后给弹着,嘴里不断的数落着:“这大下雪的天,山路都封了,干嘛要急急慌慌的去县里。”

  夏夜用手搓着冻僵的脸,一丝嫣红挂在脸颊上,口里说着:“咱们两家因着丧事都不贴春联,但是年总要过好的,家里俺看着缸里就剩下些玉米面了,白面剩的不多了,总的弄些白面,俺去镇上了面坊打了些细粮,可以包饺子!而且前段时间套的野物也吃不了,换成其他粮物总比放在手里放心些,而且油也没多少了,都得去准备一些才是!可是赶着了,南方运来了些海鱼,还有买了些冻梨!俺都放门外呢!等下送下屋去!”

  夏夜这次去了趟镇上的加工作坊打了一百斤白面,丽秋家和自家各五十斤,屯里磨粮这个时候就有点晚了。就那手工磨坊,靠着屯里中央地带,谁用也避不开人。而去富地大雪封山,夏母总是不放心夏夜自己去,所以只得挪了自己屋子地窖存的麦子去镇上磨了一些,在拿出些空间存的总能好应付个好年。

  这日来到了腊八,夏母可劲的折腾厨房,把有的每样谷物都拿出一些做成了腊八粥,吃的时候放上夏夜拿出来的红糖。这时红糖可是稀罕物,谁家串门子走亲戚,带上几两是特给面。显然夏夜不缺,他还给家里直接拿出来五斤,苹果、西瓜等水果其实空间储藏室里也不少,但在这个不应季的时候,即使家里不来人,他也不敢张扬,毕竟几个女知青还在呢!事出反常必有妖,他把所有的一切控制在世人能接受的程度。

  几女的家人寄来的东西有毛线、有各种钱票!几女除了留有一些自己备用急需的,几乎都交给了能够外出的夏夜!所以对于家里的白面等细粮,只以为花钱买的,至于数量,几个不去做饭的姑娘,都是夏母拿出什么做什么,也是不经心的。

  过了腊八,年就不远了,于是,屯子里会时不时听到在水泡上滑爬犁的孩子们唱起了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过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打发了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到了三十就挂门神!”

  这是夏夜过来这个时空的第一个年,她尽自己的能力丰富着自己的饮食!凡是供销科有的,家里都有一份,现在食用油,也改为了空间的豆油和花生油,她给家里和丽秋家都给预备了五斤,炸年货等都是够的。因着富地产出有黄豆,所以夏夜并着李森就拉起了夏家的大磨,磨起了豆浆,煮好了就放到暖水壶中。为这夏夜还每家多买了三暖水瓶,可是把两家母亲心疼的够呛!这几日每天都能喝些白白的豆浆,放点红糖进去,即使吃着有点拉嗓子的苞米面饼子,一泡也美味了很多,吃着香甜可口了,两家的身体都要好很多。

  二十五号两家人一起合做了整整四板豆腐,一家两板,都各一半冻豆腐,一半白豆腐,因着不缺油,夏母许诺今年炸年货。

  在28日那天,早早的夏母和李家母女四个女人就忙活在厨间,炸了夏夜从购销社买回的四条草鱼,炸了豆腐丸子(和着猪肉馅做的),富地挖出的莲藕和着肉馅的耦合子,富地湖水里捞出来的小柳根和着面炸的金黄酥脆,瘦瘦的野猪肉切条和着鸡蛋白面炸成了酥肉,肉疼的夏母拿出了三斤白面和着矾发好了炸了油条,馓子等储藏起来容易的,够两家能初一到初五溜着吃,而知青三女,夏夜李森李石头,在屋子外面帮着送柴,时不时的偷嘴一口,其他几人偷着嘴了虽没像李石头那样蹦跳着,但也感到喜气洋洋的。等全部炸完凉好,一部分挂在了下屋的梁上的筐里,一部分放在背筐里严实的用布盖住被李家母女三人带回去,之所以选择在夏夜家炸也就是因为四邻不接,油烟味屯子里其他人都闻不到。也不知李森他们家里怎么留的黄小米,居然可以够折腾着和着粘玉米面做了两盖帘的粘豆包,蒸熟了后,都放在屋子外面冻着,这会夏夜正和李森,拿着斧头在砍着这些豆包底,一个个豆包被雪覆盖,然后被冰粘住的那叫一个实诚,夏夜两人不停的砍着,因着表面覆盖了雪,不知道的以为在拿斧子砍鹅蛋。三十上家里都喜气洋洋的准备着年夜饭,大雪封路,外面的人已经进不来,屯里的人也出不去,鱼肉有条件的都是要上的。而屯子里靠山靠水比之别地,物资要丰盛很多。而夏家此时鸡鸭鱼蛋青菜都有,让三个城市来的闺女也是看花了眼,这伙食在这年月城里也不见的一起见过。还有这地方特色的溜肉段,豆腐干青,都被夏母做的那么好吃,夏夜特意拿出了的山果酒可是让几个女孩放肆的喝了酒饱。明显的都是喝高了,一个赛一个的活跃,要给夏母表演节目,唱的歌曲都跑了音了,但是还很欢乐,就连夏母居然也被勾起了兴致一起唱了歌。直到夜了,酒劲上来了,夏夜抱着几女放置到夏母的炕上,自己向着对面隔间的炕上都安置了不提。

  初一这一天,北方会宗族大拜年,那时没有成家的族里男子要给族里的老人磕头问安,即使再不喜欢,夏夜也只得跟着夏天一几个堂兄弟天还蒙蒙黑就开始了磕头。夏夜去的第一站是夏母要求去的老夏家,爷奶家,即使分了家了,在传统节日里还是要尽的孝要尽的,要不唾沫星子淹死人。显然夏母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人身攻击,二十八那天一炸完年货,就让夏夜去送了只野兔和一瓶白干当年礼。所以大年初一,即使再不喜欢这个孙子,也可能依旧惧着这个孙子,夏老太也没在这天叫骂,毕竟晦气是一年的。夏夜规规矩矩的和几个堂兄弟一起上前磕了头,都得了个红包,夏夜不用看也知道自己是最薄的。然后这夏家三代子弟,在夏家大伯等兄弟的引领下一一去给长辈拜年。先去族老夏三爷爷那里,磕了头,然后就等着夏家族人在这里聚集,然后一家家按着辈分大小的拜年说着吉祥话。这时女人是不能去的,只能在家等着。据说这规矩传自孔孟之乡,说闯关东那时大多是活不下去的山东河南等一代活不下去的村里人,把风俗带了过来,具体也没人去纠结。比较小的娃子一圈下来,兜里就揣了些炒黄豆,一些糖块,等到家的时候就和比自己大些的哥哥姐姐一起分着吃,这天光景好些的会包些饺子,可能白菜多肉少,或者本来就是白菜馅点着油,这是好的。不好的也会拿些白菜就着豆干豆腐包一顿饺子,或者趁着年囫囵一顿干饭。

  一年的饭食只有过年的这几天油水大,即使有剩的,也会留着下顿加些玉米面等煮了。

  三女也带着些礼物拜访了村里的书记等干部,以及有名望的人家,夏夜看着很是感慨,什么时节都是礼多人不怪!

  作者有话要说:  夜娃子要慢慢成长起来了,人生总会有些坎坷让孩子长大。请大家期待夜娃子的成长吧!

  再次感谢ADONG的手榴弹,谢谢各位小天使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多多码字!

  第52章 兵团开荒 夏夜弃高考

  年关过了, 大地还被白茫茫的掩盖着。这日刚刚下完了雪, 夏夜按着生物钟就起了, 一推门, 呵!这屋门又被冰冻住了,夏夜拿起昨夜带回屋子里的斧子, 吭哧吭哧的砍着冰。等清理好了,就赶忙穿好衣服鞋帽, 带着手闷子拿着大竹笤帚清扫院子里的积雪。其实过了年, 天也是一天天变热的, 只是热的不明显,要想全部开始融化至少也得四月份, 甚至五月份。所以只有屋檐上的冰凌子告诉着人们天气在逐渐转热, 只要夏夜从学校放周假回来都会把冰凌子清理一下,要不然每次中午时分必然被水滴到,弄湿棉衣, 夏夜就会烦躁。屯里的有些小孩子趁着大人不注意就掰下来舔着吃,还好这个时候还没有那么多的污染。

  这几天屯子里开始讨论兵团下来的消息, 据说要修小火车, 从屯子边上通过, 越过大山到山的另一面,相对应的在山的另一边会成立个红旗林场,也会从南方调集知青落户那里。

  而现有的第四到第八大队将合成农场,屯里的队员还是村民,但是会从南边的地方抽调来一些知青进驻兵连或者当农场的职工,

  夏夜大约知道,这就是开垦北大荒的兵连大协作的序幕。

  过了不久,从学校回到屯子里的路上就会看到县上、镇上、以至于屯子里的房屋外墙上到处刷着红字“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而县里的火车站每天超负荷运作,一列列的绿皮火车载着南来的人儿来这里扎根奉献。

  据大队里的领导说,分配的那些垦荒的地方,一般都是野兽成群,沼泽密布,杂草都有一人多高。最让人心里发毛的是,没有住的地方!屯里的干部都赶到公社帮忙安置兵团后勤工作,前期的粮食各个县市需要自己解决。

  全县热热闹闹的迎接兵连、下乡知青后,高中也停课一周跟着一起参加了工农学兵联合开荒活动,夏夜想起来都觉着那真不是一般人能坚持下来的,基本去的地,方圆百里看不到人烟,

  先分配了开荒点。所有的开荒队伍分成两个方队作业,大都是一边开荒,一边盖作业站,为的是保证开春种地时,人都能有地方住。两个大队的大队长决定从队里抽调了三分之一的人建作业站,建站的主要任务是盖地窨子。而选的这些毛头小伙子,大都是南来的学生,或者在当地吃不上饭为了混口饱饭跟着绿皮车迁来的,地窨子这种北方的暂时安置房,别说盖了,见都没见过呢!于是,兵连大队长请了当地的老大爷给做建筑指导,让新进驻的这些兵团工人学生安顿下来后,立马就开始了土方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