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4节(2 / 2)


  说起来也是可笑,明明她在京城的时候就是一个人人看不上眼的废物罢了,如今她不过在宛临呆了几年, 如今倒成了人人提防了, 好像真怕她会作出什么来似的。

  谢宸安心头火起,但她却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女皇现在已经对她心有疑虑,她的每个神情动作,每句话, 都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她必须彻底的镇定下来才行。

  谢宸安暗自深吸了一口气,随后想到女皇此举应该也不是刻意针对她的。

  大饶和黎国之间虽然此前的时候也一直有贸易往来,但是之前的时候因为南边到黎国过于遥远, 贸易有些不方便,所以在宛临未发展起来之前黎国与大饶的贸易没有这么频繁,数量也没这么大。

  有了宛临的加入之后,大饶和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的确是加强了不少, 可这也不是女皇这么做的理由。

  若是真的设置了边境贸易官, 那这之后宛临和黎国的交易怕是由不得宛临自己做主了,后续贸易价格和商品数量上宛临估计完全都说不上话, 而且后续与黎国交易的利润,宛临能够拿到多少那都是两说了。

  甚至这边境贸易官在其中拿了大头也说不定, 若是事情真的这般发展下去的话,那宛临的商业发展怕是真的就此沉沙折戬了。

  现在从宛临每年的整体税收来看,商业税基本上已经可以说撑得起半边天了,若是真的就此被压制的话,那宛临的损失已经不能单用巨大来形容了。

  尤其宛临境内好多百姓由农户转为商户,现在很多百姓就靠着贸易为生,这样的转变会关系到无数百姓的切实生活,远远不是一个政策或者条例那么简单。

  再说黎国百姓和大饶百姓互通有无,黎国与大饶的关系也已经亲近了不少,若是朝廷真的有了这般的举措的话,那其排外的做法几乎可以说是一目了然,这会给黎国和大饶之间的关系带来多少的影响实在是有些难说。

  谢宸安越想越觉得意难平,实在是有些想不明白这主意到底是谁给女皇提的,这简直就是杀鸡取卵之举。

  她知道女皇是吃软不吃硬的,而且她作为一个不受宠的皇女本来也没有太多的话语权,说了女皇也不一定会听,但即使如此她还是尽力从各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这件事情她是坚决反对的。

  不过她也知道女皇大概是不会因为她的几句话就改变想法,她现在只是阐述自己的观点罢了,后续的时候怕是还要劳范永熙出马了。

  范永熙自从升任内阁大学士之后就一直颇受女皇信任,女皇对她的话多半会采纳,关于这件事她相信范永熙会站在自己的这一边。

  正在这时谢宸远进入大殿。

  女皇对她的到来倒是不见意外,让她自己找了个位置坐了,而后继续与谢宸安说话。

  谢宸安看着坐在椅子上由宫侍伺候着喝茶的谢宸远,再想到千里迢迢从宛临回来的自己和杜恒。

  从进入大殿后女皇就没让她们坐下,而在她刚才跪下请罪之后女皇就更是没让她和杜恒起来,两个人已经跪了有一会儿的功夫了。

  谢宸远此前生过那么多的事,与女皇中途也是多有囹圄,然而两相对比之下,她们所受到的待遇仍旧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谢宸安越发觉得自己简直不像是女皇亲生的,这态度上也未免有些太过差别待遇了。

  因着谢宸远在此,女皇明显是不想再跟她多说,谢宸安也知道自己多说无益,于是在女皇让她退下的时候她毫不迟疑的带着杜恒一同离开了。

  等到两个人出了紫宸殿,随行的宫侍也离开之后,谢宸安方才略带歉意的说道:“这一路车马劳顿,又让你跟着我一同入宫受气……不说这个了,你随我去宛临一去就是六年,如今你家人应该是想你想的狠了,你先回去,我之后抽空会亲自去你府上拜会。”

  杜恒笑了笑,“王上这般跟我见外做什么?那王上在宫中自己留意,我就先回去了。”

  谢宸安目送杜恒走远,随即再次想到了女皇刚才跟她说的话。

  努力改变女皇的意见自然是主要的,另外也要抓紧时间跟萧敬之通气,提前想好后续的应对之策。

  若是走到最后一步仍旧是无法阻止事情发生的话,那后续宛临这边只能抓紧时间,尽快促进与国内其他区域的贸易了,如此方才能够尽量减少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危害。

  好在萧敬之和徐斌等人此前也已经想到了这一点。

  与黎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很有可能会随着两国之间的关系而发生改变,把黎国作为主要的商品输出对象明显是危险的,若是对它全权依靠,那后续若是万一出现什么问题,会造成巨大的影响,所以萧敬之这两年才在很多地方都开设了瓷器铺和绣房,只是这一点目前还在初级阶段。

  在国内来说,已经发展了数十年的南方曲畅和四通等地出品的瓷器和纺织品明显更有名气,并且占着大部分市场,而且因为有着水力运输的便利,货物运输比路面运输总要快捷不少,是以宛临很难在短时间之内抢占市场。

  此前谢宸安和萧敬之计划的是等到宛临这边的人工运河开通之后再正式运行此事,现在看来或许等不到那么久了,毕竟商业发展已经关系到了宛临无数百姓的生计,宛临好不容易走到这一步,总不能再退回去。

  观念上的改变本就很难得,她和萧敬之用了数年时间才逐渐转变百姓的想法和生活现状,绝对不能再倒退回去。

  谢宸安一路心事重重,直到一路走回宜和宫,见到了静宜君之后方才在心底升起了久别重逢之感。

  静宜君听说谢宸安到京城之后便有些坐立不安,听到谢宸安进宫之后就更是坐不住了,一直站在宜和宫门口等着她回来,这个时候她方一靠近便直接迎了上来。

  六年过去静宜君也略微染上了些岁月的痕迹,不过跟女皇的变化相比,他的变化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

  静宜君的眼眶原本便有些泛红,六年不是六天,这么多的日日夜夜,他如何能够不想念谢宸安,如今看到她好好的站在自己的面前,心中的感情再也抑制不住,开始低声的哭了起来。

  谢宸安见此匆忙上前笑着扶住了他,而后轻声安抚着。

  父女二人能够再见面终究是好事,静宜君又被她哄着,渐渐的泪头也就止住了。

  谢宸安离开京城的时候才过了十五岁的生日,如今她却已经二十一岁了,整个的身高拔高了一截儿不说,样貌也成熟了不少。

  谢宸安原本是打算回来洗漱过后换身衣服再用饭的,但是一路车马劳顿,进宫之后还受了许久的训,这个时候倒是真的饿了,见静宜君给她准备了一桌子她爱吃的,直接带着她到桌旁,又这般殷切的看着她,她便也不再计较这些,在净手之后便直接吃了起来。

  静宜君在一边给她殷勤的布菜,一双眼睛更是落在她的身上一瞬也舍不得移开。

  谢宸安宽慰静宜君后又给他夹菜,静宜君这才跟着一同吃了起来。

  谢宸安在此前已经嘱咐归宁和时夏不用跟着伺候了,先行回去吃些东西安顿休息一下。

  宫侍引着二人,将他们引去了此前德音和百泉所在的住处。

  饭后,父女两个闲话家常,谢宸安将自己这些年在宛临的种种说给静宜君听,听得他不时露出惊异的神色。

  静宜君也将宫里的事情说给谢宸安听,宫里倒是没有什么大事,静宜君这几年过得比较安逸,谢宸安听了觉得放心不少。

  父女两个这般的说起话来,倒是显得额外温馨。

  如此又过了好一会儿,再次见面的激动之情逐渐散去,静宜君方才问道:“敬之没随你一同回来?”

  谢宸安笑道:“他原本是想随着我一同回来的,但是宛临那边还需要他坐镇,我们两个一同离开怕是不妥,所以我便让他留下了。”

  说到萧敬之谢宸安便有些止不住话头,于是将萧敬之这些年帮扶照料她,给她出谋划策的事情讲了大半。

  静宜君应了一声,而后才道:“倒的确是能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