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7节(1 / 2)





  周林海递给英子一套全新的洗浴装备和毛巾牙刷之类的,让英子到一楼客房的浴室洗澡。“你等下洗完澡穿这条裙子。”他还给了英子一条裙子。

  英子扫了一眼裙子的商标很贵的牌子啊。

  英子洗完了澡换完了衣裳出来,见客厅里多了个四十多岁五短身材,戴着金佛的男人,周林海正和他一起在那里用极小的茶杯喝茶。

  “英子,过来喝茶。”周林海让英子坐到自己旁边的位置,递给英子一杯茶,“胡老板,这就是我跟你说过的韩老板。”

  “韩老板真是年轻啊。”胡老板站了起来,跟英子握手,英子跟他握了握手。

  “英子,韩老板是做服装生意的,你不是想要过来做服装吗?那就要拜韩老板为师了。”

  英子有些疑惑地看了看周林海,一秒后很顺地接过了他的话,“原来您就是周老板给我找得师父,请您多多指教。”

  “指教谈不上,大家互相交流切磋。”

  第一次见面,大家不过是互相试探阶段,韩老板显然有点误会周林海和英子的关系,两人也没做什么解释,聊了一会儿之后,韩老板因为有事告辞离开。

  他走之后,英子疑惑地看向周林海,“这人是做什么的?”

  “他是做羽绒服的,我正在争取做他的出口总代。”

  常人都以为羽绒服应该是北方做的,实际羽绒服的大厂目前都在南方,广东有一批、江苏也有一批。

  英子笑了笑,“那你需要我做什么?”

  “你听说过返季销售吗?”

  英子眼睛亮了一下,“你的意思是——”

  “夏天的时候以极低的价格销售羽绒服。”

  夏天的时候准备“棉”衣,对于东北人来说真不算什么新鲜事,冬装尤其是质量好的冬装对东北人来说是刚性需求,不要说是羽绒,就算是貂皮大衣,一样是拥趸甚多,无数人趋之若鹜。

  买一件貂皮,很多人打得旗号是能穿十年二十年,能传代(实际不可能),夏天的时候买一件羽绒服,留着冬天的时候穿,是件不需要思考的事。

  对于消费者来说能以便宜的价格买到实惠的商品、对于厂家来说解决了库存问题、对于经销商来说提高了销量,三方共赢。

  “需要多少本钱?”

  “一间仓库,十四吨羽绒服,十万。”

  一件羽绒服有多重?十四吨是多少件羽绒服?英子有点算不过来了。

  “为什么你自己不做?”周林海也是做贸易的,他主打海外路线应该是往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批货。

  “在这边老板最需要的是两天之内整库清空拉走,让他能继续囤货,我最早也要九月份才会开始向外发货。”时间问题,“我觉得这条路线比较适合你。”

  “你带我去仓库看看?”英子不是不相信周林海,而是她对十四吨羽绒服没概念,不知道是多少件,也不知道是什么质量什么价位的。“韩老板是什么品牌?”

  “大寒。”

  这个品牌英子听说过,还算可以,学校里有穿的,冬天的时候一件长款大概六七百块钱,短款三四百。

  周林海开着车载着英子开了大约一个小时,到了一片仓库区,“韩老板的羽绒服全在这样的仓库里。”

  “别人吃不下这货吗?”

  “羽绒服单价高,人工也比内陆贵,尤其是广东货,同样的吨数在江苏也就是七八万左右,这次只是第一次接触,你先拿货试试水,成了的话后面还有。”

  还有?

  英子有点挠头了,服装生意尤其是羽绒服生意,对她来说是陌生领域,她一没基础二没人脉,直接就投入十万包库……

  可能这对于一般的商家是试水,英子现在手里的流动资金也就是十万,后续还有人工、运输之类的成本啊。

  “经销商怎么看?”英子印象里省城就有两家大寒的专营店。

  “库里的全都是三年以前的款,经销商返季卖得是去年的款。”

  也就是说,英子想要卖出去,必须要比经销商返季还要便宜,库存里面可能还有一部分是卖不出去的,必须重新清理。

  “我试试。”

  冒险吗?可能吧,英子喜欢这种类型的冒险。

  周林海带着英子离开了仓库区,请她到一间自己常去东北菜馆吃饭,“到了广州本来应该请你吃本地菜的,可我还是习惯吃咱们当地的口味,这家店的老板跟咱们是老乡。”

  英子坐了下来,“我也爱吃当地的。”

  周林海要了两盘水饺,两个拌菜,两人特意要了一头蒜,也不管什么“文明”不文明,“高雅不高雅”吃饺子不吃蒜香味儿少一半。

  “他们这边的蒜跟咱们当地的紫皮蒜不是一个味儿。”周林海说道。

  “我走的时候当地的糖蒜刚下来……”英子也顺着他的话题聊,谁也没提周明德的名字,好像那一段“故事”不曾存在一般。

  作者有话要说:周林海捞英子出来了。

  第100章 包库(二)

  人生这条路, 看起来是“公平”的,每个人从起点出发, 到达自己想要的终点。

  只不过有些人是跑着的,有些人是走着的, 有些人在起点腿就被打断了是爬着走的,还有一些人是有自行车、有三轮车、有汽车、有飞机的……

  绝大多数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有人扶持的,一路牵着手走, 扶上马, 还要送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