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2节(2 / 2)


  他们在甫秀花和韩兆秋住的南屋炕上铺了一层木板,上面铺了一层薄薄的褥子,出院的韩兆秋就躺在那里,豆腐匠媳妇介绍了个会看骨伤的老中医,大夫看完之后开了个活血化於的方子,也是说让静养。

  韩兆秋这几年当木匠没少挣钱,甫秀花一分钱错钱不肯花,攒下了现在住的房子之外,手里也攒了万把块钱,可这对于这么重的伤有什么用呢?无非是坐吃山空罢了。

  安置好韩兆秋,甫秀花就出去豆腐了,不干活就没钱,穷人没有工夫伤心。

  雪珍也去了百货商厦,英子在家伺候韩兆秋,她挪不动他,只能按大夫教的手法帮他按腿,到时间喂饭。

  甫秀花回来之后,扶韩兆秋上厕所。

  过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韩兆秋能勉强站起来了,自己柱着拐能在凳子改装成的便盆上厕所了,可最多也就恢复成这样了。

  关于要不要英子继续上学,甫家和韩家两个家族暴发了一场小冲突。

  韩家认为英子已经这么大了,识文断字能写会算了,在家里面伺候韩兆秋两年,大点了出去打工完全可以了。

  甫家则认为英子成绩好,应该让英子上学,“老虎一个就拦路,耗子一窝也是喂猫的货,英子学习好,将来万一有出息呢?考上个中专啥的,将来有个工作,这家子也算有个顶门立户的了,要是家宝没毛病,让英子回家我啥话都不带说的,家宝不是有毛病吗?雪珍也不带那个架儿啊!”王老美把话说得相当直白。

  “咋了?老韩家没人了,得让一个丫头顶门立户?在城里呆不下去,就回屯子,我看谁敢欺负。”老韩太太叼着烟袋道。

  “我说大娘,您这么说可没劲了啊,他们回屯子,搁啥挣钱啊?城里钱好挣,秀花天天卖豆腐都能挣回来一天的嚼谷,雪珍也能挣钱了,英子卖豆腐也能挣钱,回屯子能干啥啊?”王老美说道,“不瞒你说,我也相中了一处房子,文书都写好了,收完秋我家也得搬过来,我算看明白了,在屯子呆一辈子也是屯子人,没出息。”

  王老美的话直白极了,直戳韩家众人的痛点,一家人不高兴也没啥说的。

  韩家第三代一等有出息,目前在乡里当文书的韩家梁推了推平光眼镜说话了,“本来这里没我说话的份,但我在旁边听也听明白了,英子呢,还小。按国法来说是义务教育阶段,咱们不让英子上学犯法,在家里来说呢,英子一个姑娘家的能干啥呢?将来就是出去打工也是将来的事吧?现在我三叔不用人成天伺候了,英子上学也算有个正经事干,将来呢,她要是成绩好,能考上公费高中,考上大学,像我甫二舅妈说的似的,老虎一个就拦路,我三叔家也算有了顶门杠。”

  他一说话,韩家人一肚子反对意见都咽回去了,长子长孙,乡里的干部都这么说了,他们能有什么好说的?

  “果然是大干部,说话有水平!”王老美也竖起了大姆指,“韩大娘,您这个孙子有出息!老韩家的顶门杠原来在这儿呢!”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她这么说,先前的出言不逊也算是揭过去了。

  甫秀花呢,她是不想让英子上学的,可她一开始不想在婆家人面前反驳娘家人,后来婆家的家梁都开口了,婆婆也不说话了,甫秀花也只能把一肚子话咽回去了。

  英子的命运终于确定了,她回去上学。

  英子每天早晨和甫秀花一起出去,两人在外面各自卖两板豆腐回家,雪珍在家准备好早饭,自己和家宝吃完了就带着家宝走,先送家宝去聋哑校,自己再去百货商厦。

  英子和甫秀花谁先回家谁先吃饭,英子吃完一口饭就去上学,上学是她一天中唯一能放松的时间了。

  耽误了一个月的功课,英子疯狂看书疯狂补习,听不懂的地方就去问前后桌的同学再不然就去问老师,期中考试的时候考到了二十名的成绩。

  她得成绩好,她得证明给所有人看,她是韩家未来的顶门杠!韩家三房指望着她呢!

  白思莹看完成绩单捂着脸趴桌子上了,她这次考了二十五名,成绩很稳定,她一直是在十名和二十五名之间游荡的,偶尔表现好点还能进前十。“你太厉害了,缺课一个月还能考二十名。我妈回家又得说我了。”

  “你妈怎么知道我?”

  “我妈可喜欢你了,她跟咱们班任可熟了,班任整天在她面前夸你,她就在我面前也跟着夸你,你这次缺课考得都比我好,我妈非说死我不可。”

  “哦。”英子应了一声。

  “对了,你爸咋样了?”

  “还那样。”现在能拄拐走一会儿了,可走不了多远,更干不了活,脾气倒是见涨,整天在家骂人,摔锅摔碗摔盆的。

  “真可惜,原来你家条件还挺好的。”

  “好?”英子挑了挑眉。

  “咱们班你家能排上中等你知道不?你爸是手艺人,我家请木匠打个柜手工钱就是两百块,木匠也就是一两个工就完事了,我妈也知道你爸,你爸手艺挺好挺有名的,不少挣钱。你妈也能挣钱,就是抠点。”

  英子有些疑惑地看着白思莹,白思莹你说她不聪明吧,她能在开学一周就记清楚所有同学,搞清楚全校比较有名的人物的前世今生,对老师们的背景了如指掌,你说她聪明吧,她的聪明劲儿真没往学习上用多少。

  听她一分析自己家,确实如此,英子老觉得自己家穷,实际有那么穷吗?

  抠是真的。

  可惜这是过去的事了,爸摔坏了,干不了活了,家里的收入直接少了大半。

  英子拿着成绩单回家的时候,看见爸的两个徒弟大成子和小高带着一群人在自己家前面的仓房忙着些什么。

  “妈,他们来干啥啊?”

  “豆腐匠媳妇和你二舅妈给我出的主意,咱们家离三小近,周围的居民也多,咱家的仓房临街,他们让我把仓房改成小卖部,一天多多少少能挣点菜钱。”

  英子家确实离三小近,三小附近已经有两个小卖部了,但是英子家也算是必经之路。

  家里的仓房被加高了三砖高,房顶重铺了一层厚厚的油毡纸,窗户和门买了二手的,按照窗和门的尺寸垒了门脸,货架子是打的,因为韩兆秋干了一辈子工程,这些都是他的徒弟或熟人,连料钱都没收多少,工钱更是没人要。

  城里批发的地方豆腐匠媳妇都熟,由她带着甫秀英走了一圈,货架子被摆满了,韩家食杂店就这样开了起来。

  英子还是每天早晨卖豆腐,自从韩兆秋病了之后,她卖豆腐的钱就被甫秀花给收走了,英子看见家里困难,也没好意思吱声儿。

  雪珍从师傅那里“借”了台二手的电缝纫机,在家里干起了外件加工,缝纫机声从早响到晚。

  英子把课桌搬到了爸妈那屋,照看着韩兆秋和弟弟家宝,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没人有时间伤春悲秋,活下去才是最基本的事。

  第16章 二舅妈的指点

  二舅家买的房子与英子家相隔不远,步行十分钟左右的距离,坐落在临街的位置,很宽敞的三间房,前面带着四间隔好的商服,据说原主儿子在外地发展得好,叫他们一家都搬过去,这才卖掉了家里的房产,二舅妈一眼就看中了,本来预备的四万块钱不够,又借了两万这才买了下来。

  为这件事,连铁力哥结婚的事都耽搁了下来。

  房子里里外外都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商服里面有两间是原有的租户,剩下的被二舅妈打通了,也预备做食杂店,不同的是二舅妈在院子里动了土木,打算再将商服接长,做麻将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