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节(2 / 2)

  在以后的时光里,韩大姐常挂在嘴边上的就是:要是英子在张家呆住了,比现在强百套!

  英子也表示同意,可惜,那个时候她只是个刚出生的小婴儿,对自己的命运拐了个弯儿的事,并不知情,更无掌控力。

  把这个“弯”儿正过来的人,此时正在赶来的路上——

  甫秀花的母亲大人,英子的姥姥老甫太太——非是作者不愿意替她取名字,她和老韩太太一样,都是没名字的人,身份证上的名字是甫李氏,正如老韩太太的名字是韩张氏一样。

  她们年轻的时候可能有过珍啊,玲啊,凤啊之类的名字,嫁人成亲之后,就成了xx媳妇,生了孩子就成了xx妈,到现在变成了老太太的年纪,名字都没人叫了,都叫老x太太,你问她们自己她的名字是什么,她都要回忆很久才能想起来,更不用说子孙了,她们的名字是什么,早已经散佚在岁月中了。

  老甫太太听说自己家二女儿又生了个女儿,已经是七天之后的事了,两个屯子相距不算远,但中间隔了道河,正是开化的时候,结冰的河面半冻不冻的,人在冰上走危险,船又撑不动,暂时断了航。

  老太太听别人说了这事儿,从鸡窝里摸出了小鸡刚下的三个鸡蛋,又拿出了自己藏的七个鸡蛋凑了十个,拎了两条跟别人换的鱼,坐着船到了老韩家。

  一进院就看见自己的二女儿甫秀花在院子里摘菜。

  “你咋没做月子?”

  “做啥月子?”甫秀花看见了自己的妈,脸上终于多了些情绪,“生了个丫头片子做啥月子。”

  “咋?生丫头就不让坐月子?母猪下崽子还得养三天呢!大活人就不如猪了!”老甫太太提高了声音,“没见过这么不把人当人的!我艹他八辈祖宗!”

  老韩太太掀了窗户瞅了一眼,眉头皱了皱,她倒不是怕老甫太太,主要是这是她自己的主场,让屯子里的人听见老甫太太这么骂老韩家,对老韩家的名声不好。

  “亲家来了。”老韩太太迈着小脚从屋里面出来了,看两个老太太的脚,就知道这两人有天然的阶级对比,老韩太太是三寸金莲,正经的农村大小姐出身,要不是赶上变了国,也不会嫁到八辈贫农的老韩家。老甫太太则是一双天然的大脚板子,整个身子有老韩太太两个那么大,壮实极了。

  “哟,亲家搁家呢!我还寻思家里没人了呢,也没人管管秀花,我这个姑娘从小就不知轻重,你看看还没出月子就坐风口里,以后到老了做下病都没地儿哭去。”

  “呵哈哈……这两天我头疼病犯了,一直躺屋里没出屋,也没瞧瞧她,秀花,赶紧进屋去,你妈说得对。”

  甫秀花站了起来,低着头回了屋,老甫太太后脚也跟着进了屋,头一眼往炕上瞅,只瞅见了坐炕沿边玩的外孙女雪珍,“二丫头呢?”

  老韩太太眨了一下眼睛,“享福去了。”“你可别闹,享啥福去了?”

  说到这儿,甫秀花的眼泪就崩不住了,到底是当妈的,嘴上说得狠,心里也惦着孩子,送走到现在,男人没回来,娘家人也没来,她连哭都不敢,到了现在见到亲妈了,再憋不住哭了起来。

  “你哭啥啊?孩子有毛病死了?”这倒不是老甫太太不会说话,实在是她们这个年纪的人,死孩子太平常了,老韩太太一共活到成年的一共两女四男,中间夭折了三个。老甫太太三女三男中间夭折了两个。

  “孩子没啥事儿,她大姑邻居有两口子不生孩子,把孩子给要过去了。”老韩太太语气平静地说道。

  “啥?”老甫太太可不能接受这个,“好好的孩子送人干啥?我姑爷不是挺能挣钱的吗?现在也不挨饿的时候,多个孩子就多双筷子的事儿,送孩子干啥啊?”

  “你不知道,现在计划生育,不让多生。”

  “不让多生咋了?现在生出来了,还能塞回她妈肚子里去?”老甫太太震怒了,这件事超出她的理解范围了,“早先年七八个孩子都养下了,现在家家都有余粮了,还差这一个?”

  “这不是……”老韩太太有些理屈,主要是老甫太太那身板太有压迫感了,嗓门也太大了,中声十足震得她耳根子疼。

  “不是啥啊?这就不是人干的事儿!送谁家了?我找去!”

  “这都说好了……”

  “有啥说好的?我想起来了,是送你家大丫头的邻居家了吧?我知道你家大丫头搁哪儿住!就在烟厂那块!我找去!你们家养活不起孩子我养!”

  老甫太太气呼呼地出了门,刚走出院子大门,甫秀花就追了过来,塞给老太太二十块钱,“妈,这是那家人给我的营养费,我一分都没动。”

  “你这孩子,干啥不往家捎信儿啊!”老甫太太捏着带着姑娘体温的钱,埋怨道,“老韩家干得就不是人配的事儿!地主家的狗崽子,缺德带冒烟,压迫人的思想代代传!”甫老太太一辈子没读过书,但道理记得清清楚楚的,这会儿全一股脑倒出来了,大嗓门一吼半个屯子都能听见,对老韩太太再次形成精神碾压。

  甫秀花听得头皮发麻,婆婆是个笑面虎,自己亲妈骂完人抬屁股走了,她可得在这里活受罪,“妈。孩子您先别带回来……”

  老甫太太瞅了瞅女儿,“你没结婚前儿的能耐哪儿去了?瞧你那个窝囊样!”

  “妈……我现在已经没奶了,我二嫂不是还有奶呢吗?先给我喂着,等她爸回来了……”

  “我知道了。”

  老甫太太先回了家,找了自己家的两个儿子壮声势,进城里先去了韩大姐的家,逼着韩大姐带着她去了老张家,把养得白白胖胖的外孙女抱回了家。

  甫家二媳妇王老美瞧了瞧这孩子,“咋?老韩家生得起养不起啊?不是说他们家老三挺有钱的吗?还是个手艺人,妹子嫁他们家就是享福去了?就这么享福的啊!”

  “你先给喂着,你妹子说了不能让你白喂。”

  “呵,白喂我也可得喂,先说好了啊一天得给我冲一碗鸡蛋水。”

  “一天一碗鸡蛋水!”

  王老美是个刀子嘴豆腐心的,瞧着白白胖胖的小丫头,心里颇有几分喜欢,“长得还挺俊的,这双吊梢眼跟老韩太太一模一样,瞧着就不是物儿!”

  她一边说着,一边将丫头的口粮塞进了她的嘴里,丫头喝了起来……“还挺有劲的,取名儿了没?”

  “老张家给取名叫连翘,听着就苦,我想好了,叫英子。”

  “英子这名儿挺好的。”

  第2章 算帐

  1990年

  这一年国内国外都发生了许许多多的影响深远的大事,但对英子来说真正和自身命运联接在一起的大事只有一件:全国人口普查。

  英子在姥姥家的生活得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懵懵懂懂不懂事的时期,她以为舅妈就是她亲妈,自己就是这家的孩子。第二部 分是懂事之后。

  实话实说,物质上英子没受太大的委屈,毕竟当时农村的普遍情况是:能吃饱,远远吃不好。

  英子的三个舅舅,只有大舅和二舅在本屯子住,小舅舅当兵之后留城里当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