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0节(2 / 2)


  生石灰,这遇水可是会产生高热的呀,这样一株娇嫩的风兰能禁得住这个?

  拿了生石灰过来的内监都不敢将手里的生石灰撒下去了。姜惠妃也紧张的手心里都潮湿一片。

  就连薛太后也是迟疑了好一会都没有下令。不过看姜清婉一直面带微笑的站在那里,好像很有把握的样子,最后她还是沉声下令:“照姜姑娘说的话做。”

  内监应了一声是,这才抖着手将手里的生石灰撒了下去。

  自然不可能立竿见影,但姜惠妃还是忍不住的目光不时看向那盆风兰,盼着它立刻就能叶子青翠舒展起来。薛太后也是过一会儿就会看一眼。

  姜清婉心中也有担心,但面上还算镇定,声音平缓的和薛太后说话。

  知道薛太后喜爱花草,自然要投其所好。最后听的薛太后都忘了这盆风兰的事,面带笑容的跟她说了好一会儿的话。

  直等内监进来通报,说是国公爷来了,薛太后才停下。

  一望雕花窗子外面,才见日影西斜,已经过了申正时分了。

  早上她确实叫了个小内监到兵部去告诉薛明诚,让他散值之后到她的慈宁宫来一趟,她有话要跟他说。

  就叫内监请国公爷进来。

  薛明诚穿绯色圆领袍,腰系玉带。一张脸生的白净,相貌又隽雅,缓步走进殿中来,恍然便是一位气质闲雅的贵公子。

  薛明诚既是卫国公,现在身上又领着兵部左侍郎的职位,还是薛太后的娘家亲侄子,身份岂是永昌伯府能比的?于是看到薛明诚走进来,姜清婉就起身自椅中站起。

  薛明诚上前拜见薛太后,薛太后摆了摆手,示意他不用多礼。又笑着叫他:“过来见过姜惠妃和她的娘家侄女儿。”

  薛明诚记性上佳。上次他也是在薛太后这里见过姜清婉一面,虽然彼此都没有说上几句话,但还是记得她的。

  更何况这位小姑娘的相貌原就生的让人过目不忘,身上的气质也很平和沉静。

  就对姜惠妃行了礼,然后对姜清婉拱了拱手:“姜姑娘。”

  姜清婉屈膝还礼,头微垂着,没有看他,轻声回应:“小女见过卫国公。”

  彼此无话。

  姜惠妃知道薛太后这肯定是要话要同薛明诚说,就领着姜清婉起身作辞。

  薛太后也没有挽留,不过还是笑着跟姜清婉说道:“难得遇到一个对花草这样了解的人,跟你说话我很高兴,还能长见识。往后你若得空了,就多来我这里,跟我说一说花草方面的事。”

  姜清婉恭敬的应了下来。然后跟在姜惠妃的身后往殿外走。

  薛明诚看到她们两个走远,才转过头问薛太后:“姑母好像对这位姜姑娘很赏识?”

  ☆、第85章 真相之二

  薛太后眉头微皱:“永昌伯府连着送了两位姑娘进宫,明面上说是给姜惠妃生的两位公主做陪读,但他们的心思能瞒得过我去?先前送进来的那位姑娘,已经做了太子良媛。这是劭儿看中了她,一定要她。左右只是个良媛而已,我也就随得他去了。但永昌伯府还不知足,竟然又送了一位姑娘进宫来。”

  顿了顿,面上笑意微显:“不过这位姜三姑娘是个妙人,比先前的那个好,竟然懂的花草的事。我这盆风兰,”

  伸手指了指手边炕桌,“她竟然能一眼看得出来这是什么品种,还说的出它的习性。”

  又说了这盆风兰根茎有许多蛛丝一般的东西,姜清婉竟然知道如何治的事。

  “就是不知道她的那个法子管不管用。再看吧。”

  薛明诚知道自己的这个姑母平生最爱栽花种草,若这位姜姑娘在这件事上能投她的缘,将来的成就肯定不会比她那位做了太子良媛的姐姐差。

  他手握着白瓷茶杯,唇角笑意浅浅。是很客套的那种微笑。

  两个人又说了几句闲话,薛太后便说到了此次叫他过来的目的:“我听人说,崔季陵近来不知因为何事,整个人看着消沉了不少,朝堂上的事插手的也少了。我和皇上的意思,就想趁着现在这个时机让你的职位往上再进一步。前儿早朝过后,皇上叫了兵部尚书去御书房说话,暗示他年纪已大,该退位让贤了。昨儿兵部尚书想告老还乡,致仕的奏章已经递了上来,皇上很快就会应允,同时会下旨,由你来做兵部尚书。”

  薛明诚知道薛太后和皇上这是想将统兵权和调兵权分离开。往后大都督府只有统兵权,而调兵权划归兵部,这样便可成功的节制崔季陵手里的兵权。只是......

  “侄儿才刚入仕途,资历尚浅,前期出任兵部左侍郎的时候朝中已有不少闲话,这次若出任兵部尚书,只怕朝中众臣意见更大。”

  朝中有些老臣,鬓发已然花白,但一辈子升迁很慢,临到要致仕的时候都未必能做个三品的官。但他一入仕就是正三品的兵部左侍郎,而且上任才区区几个月,就要出任兵部尚书。

  这升迁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薛太后却不以为意:“你是卫国公,世家子弟,我的亲外甥,太子的亲舅舅,岂是其他人所能比的?而且这事原就要快。若等崔季陵缓过神来,插手朝中官员升迁的事,这兵部尚书未必轮得到你来做。”

  不得不说,崔季陵确实有这个能力。

  薛明诚只得同意。两个人又说起太子近来的课业来。

  看得出来薛太后对此还是很满意的。且太子大婚过后,还打算让他慢慢的学会处理朝政上的事。

  太子这边形势大好,四皇子那边自然相形见绌。

  崔华兰虽然是中宫皇后,但后宫前朝并无一人可依靠。唯一能依靠的,也就只有兄长崔季陵了。

  但自上次崔季陵过来质问过她姜清婉的事之后,近来无论她如何的叫人请他入宫,他从没有来过一次。想请母亲进宫,让她回去对崔季陵晓以利害,动之以情,但遣出的内监回来说,侯府的侍卫说老太太身子不好,大夫说要静养,不宜出外见人。

  崔华兰知道,这其实就是大哥不想让她见母亲。

  无奈之下,就想到了孙映萱。

  她虽然心中既鄙视又忌惮这个人,但不得不承认这个人是很聪明,也够狠心的一个人,请她进宫来给她出个主意也好。但更好了,内监回来,说孙家也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孙父孙母死后,忽然一日被强盗洗劫了。孙家三姐弟踪迹全无,现在是生是死都无人知晓。

  崔华兰一时真的是一筹莫展了。想来想去,也唯有厚着脸皮,亲自写了一份信,叫个内监送到靖宁侯府去,亲手交给崔季陵。期盼他能看在兄妹情分,也看在他自己和崔家往后的前途上帮她一把。

  但等内监到了靖宁侯府,却被告知侯爷现在不在府中。至于去向,只说行色匆匆,并不知到底去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