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节(1 / 2)





  孙夫人肯定已经听丫鬟说过了,所以就开口问她:“你这是要进宫去见崔皇后?”

  孙夫人手上拿了一串念珠,脖子上也挂着一条佛珠。穿戴的都很素淡,身上还有檀香的味道。

  孙映萱知道这是她在佛前沾染上的。

  跟崔老太太一样,孙夫人也设了一个佛堂。早晚都要在那个小佛堂里面礼佛很长时间。

  孙映萱没有回答她的问话,而是不悦的说道:“你身上的檀香味道太重了,不要站的离我太近。”

  又问道:“你现在的日子难道过的不好?做什么要天天礼佛?你想求什么?”

  在她看来,只有日子过的很不好的人才会去礼佛,好让菩萨保佑自己。

  不过她觉得这些都是没有用的。求人不如求己,想要什么,就要自己想尽方法的去争取。

  孙夫人闻言却平静的回道:“我礼佛,不是为我自己求什么,而是在为你赎罪。”

  “你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孙映萱先是一怔,然后就忽然转过身来看着她,怒气冲冲的问着。

  孙夫人不说话,目光看着她。待孙映萱又逼问了一次,她才轻叹了一口气,低低的说道:“知女莫若母,你做的那些事,瞒得过别人,却瞒不过我去。我真是担心你死后会下十八层地狱。现在我日日为你在佛前忏悔,只盼着菩萨可怜见的,到时能让你少受些罪。”

  孙映萱心中大惊。

  她以前是不认得字的,是姜清婉教她念书认字。姜清婉写的一手好簪花小楷,她很羡慕,想要学,姜清婉就手抄了一本佛经给她临摹。时日长了,她也能写一手簪花小楷了。不过总是比不上姜清婉写的,心里还很不服气。

  后来她想要假借姜清婉的名义给崔季陵写那封诀别信和休夫书,就依照姜清婉平日说话的口吻和对她说的那些和崔季陵之间玩笑的话语,事先想好了一套说辞,然后拿了当初姜清婉手抄给她的那本佛经,找相同的字,一个字一个字的描摹出来。

  原本以为这一切肯定是神不知鬼不觉,可等后来她描摹好了,有一日看到母亲从她的屋里出来,面上的神情不大好。等她进屋,就发现她床上的枕头不是她早上出去时摆放的位子。

  那封信和那封休夫书,她描摹好之后就一直放在枕头底下。

  若这般说来,母亲那天很可能看过那封书信和那封休夫书。虽然当时她可能不知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但是其后崔家发生了那些事,母亲肯定能猜想得到的......

  孙映萱握紧了手里刚刚挑选出来的碧玉簪子,目光晦暗不明的看着孙夫人。

  难怪自那之后母亲待她就不如以前亲近。后来还经常明里暗里的让她多拜拜佛,抄抄佛经。原来她早就知道那件事。

  孙夫人被她这样看着,面上倒是平静的很。

  对她点了点头,说着:“往后你有空闲了,就跟着我一起拜拜佛,抄抄佛经。好歹也能赎些罪业。至于靖宁侯爷,母亲劝你一句,还是不要妄想了。过几日我会跟你父亲说一说,让他挑选个合适的人家早点给你定下亲事来。你都已经这样的大了,再这样的在家里待着也不是个事。你的妹妹出去也会被别人说闲话。”

  孙母后来和孙兴平也是生了一个女儿一个儿子的。但是孙映萱这个长女一直不出嫁,她的妹妹出去也会被人说道。就没有人上门来求亲。

  说着,暗叹一口气,才转过身慢慢的走了。

  到底是自己的女儿,所以即便当年明知道那件事,这些年还是一直忍着,没有对任何人提起过。不过她这个做母亲的,总还是想多替她赎些罪。所以这才一直礼佛,求菩萨能原谅孙映萱。

  第49章 鸟尽弓藏

  孙映萱看到母亲走远,知道她已经知晓她做的所有事,心中既觉得羞耻,又觉得气恼。最后忍不住就将手中拿的碧玉簪子狠狠的扔到了地上。

  碧玉原本就是很脆的东西,哪里经得起她这样用力的扔掷?只听得一声脆响,这支碧玉簪子立刻就断成了好几截。

  屋子里的丫鬟见了,都吓了一大跳。一个个都屏息静气的站着,大气都不敢出。

  过了好一会儿,孙映萱才勉强将心里的那股子羞耻和气恼的感觉压下去,喝命旁边的丫鬟:“你们都是死人?还不快过来伺候我梳妆?”

  丫鬟答应了一声,走过来战战兢兢的继续给她梳妆。

  孙映萱心里其实是很在意自己已经二十七岁了的这个事的,所以用的粉都是上好的珍珠粉。抹到脸上很细腻,很白。再在两颊淡淡的打上一层胭脂,整张容颜便如春日枝头盛放的桃花一样鲜妍。

  她看着铜镜里面上过妆的自己,点了点头,觉得很满意。

  但忽然就想起前几日在靖宁侯府看到姜清婉的场景。

  十四岁的姑娘,水灵灵的,嫩的仿似一掐就能掐出水来一般。皮肤也很白皙,双颊是很健康的红晕,唇色如玫瑰花瓣一般,看着就很娇嫩。

  她甚至都没有上妆,是素颜。而自己现在抹了珍珠粉,擦了胭脂,都达不到她那个样子。

  孙映萱就觉得心里很不舒服起来。

  这个姜清婉,果然跟那个姜清婉一样的令人讨厌。

  深深的呼吸了好几口气,孙映萱这才带着丫鬟,转过身往屋外走。

  外面已经有马车在等候着了。孙映萱坐上马车,吩咐车夫赶车去皇宫。

  一早儿已经叫人报了进去,所以等她到宫门口的时候,张公公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对她行了礼,张公公这才领着她进宫,往永寿宫的方向走。

  孙映萱心中明白,为避嫌,崔华兰以前很少叫她进宫,现在叫她过来,肯定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事。

  既然如此,她自然也不能白进这趟皇宫。肯定是要捞点什么好处的。

  于是等进了永寿宫的正殿,对崔华兰行了礼,寒暄了两句,她就直奔主题:“敢问娘娘叫臣女过来,是有什么话要跟臣女说?”

  她心里不大看得起崔华兰,觉得她是个蠢笨的人。若非皇上和太后忌惮崔季陵手中的权势,轮得到她这个蠢货来做中宫皇后?说到底还是命好。

  崔华兰叫殿里的宫人都退了出去,只留了一个心腹的宫女在殿里伺候,然后就跟她说了前两日崔季陵进宫来见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