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7节(1 / 2)





  “自然不会就这样由着那个老婆子给老爷纳妾。”孟姨娘的声音冷冰冰的,十根手指也紧紧的攥了起来,“不过这件事不能由我来说来闹。总有比我更不想让老爷纳妾的人。”

  惠香也是个聪明的丫鬟,一点就通,立刻就知道孟姨娘口中说的那个人是谁。就恭维着说道:“姨奶奶您聪慧。这样由着太太去说去闹,若成了便最好,老太太不会再提给老爷纳妾的事。即便不成,老太太要怪的也是太太,怪不到您身上来。老爷心里也会不待见她。岂不是一箭双雕的事?”

  孟姨娘赞赏的看了她一眼。然后说道:“昨儿不是听说太太手痛?我记得我有一罐子活血舒筋,消肿止痛的药膏,就放在耳房里面。你去寻出来。”

  惠香应了一声是。待寻了药膏出来,双手捧着拿给孟姨娘看。

  孟姨娘就着她的手看了一眼,叫她拿好了。然后重新梳了发髻,换了一身出门的衣裳,带着惠香往留香园的方向走。

  等到了留香园,就见姚氏正坐在南窗的木炕上。对面还坐着一个人,穿着一件藕荷色领口绣粉色玉兰花的褙子。听到丫鬟通报,抬起头来对她微微一笑,娇柔清丽,难描难画。

  是姜清婉。

  孟姨娘面上的笑容微僵,人站了碧纱橱门口。

  怎么姜清婉现在会在这里?姚氏是个好挑拨的,她有信心能说得动她,但是这个三姑娘......

  孟姨娘心里对姜清婉还是有点忌惮的。

  不过也就是须臾的功夫,随后她就面上又浮上了温婉的笑容,走过去对姚氏行礼:“妾身见过太太。”

  姚氏靠在大迎枕上,一双手放在腿上。十根手指都有些肿了,有些发痛。

  她虽然心中不喜孟姨娘,但到底是个心软脸皮薄的人,就没有故意的为难她,叫她不用多礼。甚至还叫锦屏搬了绣墩来给孟姨娘坐。

  孟姨娘却没有坐,反而是站在一旁,说道:“妾身惶恐。在太太面前,如何有妾身坐的地方呢?妾身站着伺候太太就行。”

  看着实在是个贤惠识大体的妾室,对姚氏也很恭敬。不过当初姚氏待她若亲妹,她却瞒着姚氏爬上了姜天佑的床。连姚氏刚来京城的那几日,姜天佑歇在留香园这里,她都要使计让姜天佑去她那里。

  姜清婉忽然就想到了孙映萱。当初自己也是待她若亲妹。还记得孙映萱羡慕她写的一手好簪花小楷,想要学,她就费了好几日的功夫,仔仔细细的抄写了一本佛经,让她临摹。

  只能说她和姚氏一样的识人不清。

  好在上苍怜惜她,给她机会,让她又活了一次。这一次她可要好好的擦亮双眼了。

  见姚氏要说话,姜清婉就先笑着说道:“母亲,既然这是姨娘的一片心,您何不成全了她?也省得姨娘即便坐着,心里反倒还会不安稳。到时反倒是您的不是了。”

  姚氏原本确实是再想叫孟姨娘坐,但是现在听姜清婉这样一说,便也罢了。至于孟姨娘,也只得站在一旁。

  关切的问了几句姚氏手痛的事之后,她就从惠香手里接过那罐药膏子递过来,语气诚恳的说道:“这药膏子还是老爷以前在四川带回来的。里面放了麝香、川乌、当归这些,最是极活血舒筋,消肿止痛。您先用着。若觉得好,我再叫人寻去。”

  姚氏的这手痛,原是年轻的时候做的事情太多的缘故。那个时候姜天佑进城投效宁王,家里贫寒,请不起丫鬟帮佣,她一个人,在家里要伺候老太太,做家务,田里地里的活儿也要做。生下儿子,刚出月子就要赶着去田里插秧,一刻都不得停歇。现在年纪大了,这些年轻时候的伤痛就都慢慢的出来了。若遇到回南天的时候,一双手都握不起拳头,只能虚虚的拢着。

  姜清婉这些时候也听说了姚氏年轻时候的那些事,心里就越发的怜惜起她来。自然,对姜天佑也就越发的瞧不上。

  妻子在家里操持家务,为你奉养老母,让你在外面能够安心的建功立业,可等到你功业渐成,身边却另外有其他年轻貌美的女子。若妻子说了几句话,闹一闹,反倒还要说她不贤惠,是个怨妇。

  可见这天底下的话都是由着男人来说的。

  ☆、第40章 陈年旧事

  姚氏就叫锦屏接了孟姨娘递过来的药膏子,一时倒也没有说什么话。

  她原就是个嘴笨的人,而且觉得对着孟姨娘也确实没有什么好说的。

  来了永昌伯府这些日子,也听下人说起过,老爷是如何的宠爱孟姨娘。听到自己的丈夫这样的宠爱另外一个女子,心里总归会觉得不舒服。

  姜清婉也没有说话。

  她不相信孟姨娘会无缘无故的来留香园。无事不登三宝殿,她肯定有事。这样晾着她,倒要看看她到底会如何开口。

  就轻声细语的跟姚氏说话。

  孟姨娘站在一旁,觉得很尴尬。

  她虽然是个妾室,但是以前在府里旁人对她也都是很尊敬的。就是对着姜天佑,也没有他坐着,叫她站在一旁的时候。但是现在......

  而且那件事总是要说的。刚刚那个媒婆可说了,老太太特地的嘱咐过,这件事越快越好。若她在姚氏面前再拖着不说,只怕媒婆都已经挑好了人选,到时可是说什么都没有用了。

  于是就趁着姚氏和姜清婉说话的间隙,一脸关切的问着:“太太,妾身瞧着您这手肿的实在厉害。到底是个什么缘故?不然请个医术好的大夫来家里给您看看,如何?总不能老这样下去。那也不是个事。”

  “这都是老毛病了。”姚氏看了她一眼,然后又收回目光,面上神情淡淡的,“过几天自然就会好。我心里有数,不用请大夫过来看。”

  还是以前节俭的习惯,一时没有改过来,觉得请大夫要花钱,心里就很舍不得。

  孟姨娘还要再说话,就听到姜清婉不徐不疾的声音响起:“母亲的这个毛病,说起来父亲应该也是知道的。还是前些年父亲在宁王府里当差,母亲一个人在家里操持家务,侍奉祖母,常年没有个闲下来的时候。所以就落下了这一身的伤痛。以前家里贫寒,母亲痛起来的时候也舍不得花钱请大夫。”

  又转过头去看着姚氏说道:“不过母亲,现在跟以前不一样了。父亲现在是伯爷,您就是堂堂正正的伯府夫人,这请大夫的钱怎么还会出不起呢?您以往受了那么多的苦,从现在起可要开始好好的享福了。可要好好的保重身子才是。还是请个大夫来给您看看吧。”

  刚刚孟姨娘没有过来之前,姜清婉就正在劝说姚氏这件事。现在又劝说了一次,姚氏看着女儿关心的目光,想了想,就点了点头:“那就请个大夫过来看看吧。”

  姜清婉唇角微弯。然后看着孟姨娘说道:“那就劳烦姨娘让人现在就去请个大夫过来给我母亲看看。”

  孟姨娘正听的暗中咬牙,手里的锦帕都紧攥了起来。

  姜清婉在她面前这样说姚氏以前的辛苦是什么意思?还说什么堂堂正正的伯府夫人,从现在起可要开始好好的享福了......

  但面上也只得做了温婉的样子出来,叫惠香现在就出去叫个小厮请大夫来。

  惠香答应着出去了。孟姨娘这边却忽然双膝一软,对着坐在炕上的姚氏就跪了下去。

  姚氏吓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