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节(2 / 2)


  姚氏听了,赶忙的起身从床沿上站起来立在一旁,低着头叫了一声:“母亲。”

  姜老太太六十多岁的人了,怕冷,这会儿身上穿了一件酱紫色八团喜相逢纹妆花缎的夹氅衣,由她的丫鬟桃叶扶着走进屋里,在床沿上坐下来,伸手探了探床上小少女的额头。

  滚烫的。

  姜老太太皱了皱眉头,转过身问姚氏:“大夫开的药都煎给婉姐儿喝了?”

  姚氏忙回道:“都已经喝了。但还是一点用都没有,现在烧的反倒比先前更厉害了。”

  说着,忍不住的又开始落泪。怕老太太责怪,赶忙的拿手帕擦了。

  “晚上总会烧的比白天厉害一点的。”一眼看到姚氏在拿手帕擦眼泪,姜老太太就有些不高兴的说她,“不是我说你,你可真是经不得一点事。小孩子哪里有不生病的?病了,叫大夫过来看一看,吃几服药就行了,多大的事?你哭就能哭得好了?若果真是大夫说治不好的病,那也是她的命,你哭也没用。”

  这一番话说的是很在理,但偏偏少了几分感情。可见这个祖母对她的这个孙女儿感情也不厚。

  姚氏刚刚是心疼的流眼泪,这会儿是心酸的流眼泪。但她惯常不会反驳人的,更何况这还是她的婆婆。所以也只能忍着心酸,低眉顺眼的说道:“母亲教训的是。”

  姜老太太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着锦屏,面色冷了下来:“你是怎么伺候姑娘的?叫你带姑娘去散心,怎么就让她掉到水里去了?”

  锦屏心里叫了一声苦,忙跪了下去,解释着:“老太太,您是知道的,咱们姑娘是个爱玩的。那日奴婢听您的话带姑娘去散心,她在前头跑的飞快,奴婢压根就追不上。等后来奴婢追上了,她就已经站在溪边的一块石头上,说要抓鱼。奴婢就要过去拉她回来,但石头上滑,姑娘又穿着绣花鞋,还没等奴婢跑过去,姑娘就已经一头栽到了水里......”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姜老太太就生气的喝止她:“你还敢顶嘴?”

  锦屏的声音立刻就低了下去,趴下去额头抵着地:“奴婢不敢。”

  老太太是个强势的人,从来不喜有人顶撞,她怎么刚刚一着急就忘了这件事呢。

  不过心里面还是觉得委屈。

  老爷和孟姨娘他们在京城过的是锦衣玉食,丫鬟仆妇成群的日子,这些年几次三番的叫老太太过去,但老太太说在甘州乡下待惯了,不愿意去京城。还要太太和姑娘也留在甘州乡下陪她,说是替老爷尽孝。若不是前两个月说前朝的一位皇子在甘州附近纠结了一帮乱臣贼子,老太太担心甘州不稳,会有动乱,也不会带着太太和姑娘一起上京。

  甘州自然不比京城,家里的丫鬟统共就只有两个。桃叶和她。桃叶只管伺候老太太,但她既要伺候姚氏,还要伺候姑娘。姑娘又是个调皮骄纵的性子,谁的话都不听,她也难做。

  不过想着等到了京城,身为老爷和太太唯一嫡出的女儿,姑娘身旁肯定会有丫鬟的,到时她的这门苦差事总算是可以卸下来了,锦屏心里就好受了些。

  姜老太太心里自然也清楚自家孙女儿是个什么德行。她喜欢温顺听话的孩子,不喜欢骄纵调皮的,婉姐儿心里想必也明白,所以和她这个祖母也不怎么亲近。

  不过和她娘也不亲近。嫌弃她娘没事就总哭,还老埋怨她爹,跟个怨妇一样。书不读,女红也不学,天天跟个野孩子一样在外面疯玩,哪里像个大户人家的姑娘了?

  想到这里,姜老太太心里刚刚的那点子担忧立刻就全都没有了。

  她看了床上的小少女一眼,见她双目还紧闭着,就手撑着床沿站了起来。一旁站着的桃叶见状,赶忙的过来扶她。

  “你好生的看着婉姐儿。要是她醒了,就叫人过来对我说一声。”姜老太太吩咐姚氏。

  姚氏应了下来:“儿媳省得。”

  和锦屏一起送姜老太太出门,眼见她进了旁边的上房,姚氏这才转过身回来。

  一眼就看到床上的小少女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醒了,一双点漆似的黑眸正平静的望着她。

  作者有话要说:  又有一篇新文跟大家见面了。前三章前六十六位留言的小天使有红包收哦~

  关于女主为什么自己跳湖的事解释一下,因为现在这种情况,她不自己寻死也肯定会被叛军杀死的,所以宁愿自己死了,也不要前夫手下的兵来杀她。

  ps:女主上辈子被作为贡女送进宫不是男主做哒。男主其实不渣,是有人在中间作梗,导致男女主之间彼此误会。

  ☆、第2章 同病相怜

  其实姜老太太用手摸她额头的时候姜清婉就醒了。

  年纪大的人手脚原就是冰凉的,现在又正是春寒料峭的时候。姜清婉就觉得忽然有个冷冰冰的东西贴了上来,她一个激灵,人就醒了。

  不过她也没有睁开眼,只听着这些人说话,脑子里面乱糟糟的。

  她不晓得这是怎么一回事。她明明记得当时她跳了湖,冰冷刺骨的湖水不停的往她口鼻耳朵里面灌,她肯定是死了的。但是现在她竟然听到有人在说话,而且她一睁开双眼,就见有个妇人惊喜的扑过来叫她婉婉。她身边的那个丫鬟也一直在叫她姑娘。

  这个妇人是谁?刚刚的那个老太太又是谁?

  姜清婉用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勉强弄清楚。

  那个时候她是死了不错,但是现在她又活了。名字还是姜清婉,不过她现在的身份是永昌伯姜天佑家十四岁大的嫡女,正跟着祖母和母亲从甘州乡下去京城。

  她还知道,现在离她跳湖的那会儿已经过去了六年。姜天佑是以前跟着宁王叛乱的部将,因为作战勇猛,又在战场上救过宁王的命,所以宁王即位的时候就封了他一个永昌伯的爵位。现在身上还领着京卫指挥使司指挥指挥佥事的职务,正四品的官儿。也算得上是朝中的大员了。

  一闭眼一睁眼的功夫竟然就过去了六年,而且她还换了个新身份。

  姜清婉也不晓得自己现在该是个什么样的心情。想着是不是老天爷见她上辈子过的可怜,所以这才让她重活了一次?

  看着铜镜里面小女孩的相貌。弯眉细目,就是肤色偏黑了些。不过五官都长的很精致,想必等大了相貌也不会差。

  姜清婉微微的笑了起来。

  这也算是投胎再世为人了。

  锦屏正用朱漆小圆盘端着一碗药进屋。见姜清婉手中拿了一面铜镜坐在椅中照着,赶忙的走过来说道:“姑娘,您的病还没有好透,怎么就起来了呢?”

  放下手里的圆盘,不由分说的就扶着姜清婉到床上去,让她半倚在床头,这才转过身去拿放在桌上的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