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9章(2 / 2)


  方琳拿笤帚将豆子和豆荚拢了拢,端了个小凳坐在外头的树荫下,开始收拾摘回来的那些玉米。她先是选了些个头大的放在一边,余下的那些将叶子剥干净,然后放到大锅中添水生火开始煮。

  要说这煮玉米,也没甚好吃的,多是因着应季,图个新鲜。

  可过了大半个时辰之后,方琳将煮好的玉米捞出来,并没有熄灭灶下的火星子,而是自顾自地剥起了玉米粒来。

  不一会儿,黄灿灿的玉米粒就堆满了一个木碗,方琳取了个大木盆出来,将碗里的玉米粒倒了一半进去,放了些平日里烧鱼用的米分浆,又打了两个鸡蛋,将蛋液同玉米粒在一起搅拌均匀,这才换了干净的锅开始热油。

  香味从山洞的通风口传到外头的时候,段南山碰巧扛着一只狍子回来,他把猎物丢在外头,先进了厨房,“做什么呢,味这么香?”

  “玉米。你不是不爱吃咸的辣的嘛,我就弄了点花椒面、辣椒面,还有盐拌倒一起,照之前做椒盐蘑菇那法子,弄了点椒盐玉米粒,头一回弄,没干全倒进去,那不还剩了点。”方琳朝案板上那半碗煮熟的玉米粒努了努嘴,“刚好出锅,我先尝尝,还不知道好不好吃呢。”

  段南山闻言直接伸手在盘子里抓了几粒玉米塞到嘴里,方琳阻拦不及,只见他神色有异,却还是咀嚼了两三下,不由纳闷道,“难道是不好吃?”

  “不……”段南山摇头,“烫着舌头了。”

  方琳掩着嘴笑,“刚出锅的,你那么急做什么?”话虽这么说,可还是让段南山伸出舌头叫她看看,她心里明白,相公这般着急,是怕真的不好吃自己心里难过,同样的事情在方琳之前研究着做其他菜的时候就已经发生过了。

  “幸好只有一点红,不碍事。”方琳仔细的检查了一遍,确认没事之后,紧接着说道:“我晾了点凉白开,你先喝一点,我去捞两根酸萝卜切了,咱们就吃饭。”

  椒盐玉米粒酥脆香甜,十分符合段南山的口味,他压根不用筷子,找了根平日里喝汤用的勺子,一挖一大勺,当然,第一勺是给了方琳。

  方琳对自己研究出来的新菜式十分满意,干脆把剩下的那半碗玉米也下油锅炸了一回。

  “媳妇,玉米粒这么一弄,倒是也挺新鲜的,要不你把这个做法跟舅舅说说,看铺子里能不能也做这个?”段南山提议,方琳在做菜方面似乎极有天赋,沈家食铺里的不少吃食都是她想出来的做法。

  可对于段南山的话,方琳还是摇了摇头,“这个费工夫,自家吃吃还行,拿出去卖……铺子里拢共就那么几个人,谁有闲时间坐在那儿剥玉米粒,更何况,这做法也不难,口味精的人,吃个一两回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放到铺子里卖不划算。”

  做生意的事,段南山是一窍不通,他并没有因方琳的否定而郁结,笑了笑道,“这样也好,以后我就吃你一个人做的。”

  大概是想通了,方琳闻言也不害羞,大大方方道,“行。”

  段南山嘴角乐开了花,将碟子里最后一丁点玉米粒全倒到勺子里,递给方琳,“对了,平安说过两天就是乞巧节,他跟二舅做了不少灯笼,想趁那天去街上摆摊试试,可铺子里走不开,想请我们去帮忙。”

  ☆、第62章 乞巧节

  到了七月初七这一天,沈家食铺的生意好的不得了,最受欢迎的便是那各式各样的乞巧果子。在捏成龙、蛇、虎、兔一众飞禽走兽中,喜鹊卖的最快的,原因无他,谁让牛郎会织女的故事广为流传呢。

  摆出来的香瓜苹果表皮上,亦被刻画上各种图案,夏日瓜果价钱并不贵,又是个好日子,进出铺子的客人们也不会吝于这几个钱,大多都会买上一两个尝鲜。

  方琳看着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客人,笑着道,“媛姐儿的手当真是巧,等会儿晚上可要好好去逛逛,说不得就能碰到个如意郎君呢。”

  大概是因为长时间在铺子里帮忙,脸皮也练厚了几分,面对这般打趣的话,沈媛媛不以为意,,一边摆盘一边笑道,“琳姐姐就知道拿我说笑,铺子里这么忙,我哪走得开,再说了,这如意郎君岂是人人都能遇上的,小心我嫁不出去以后怪到你头上。”

  “平安在青石桥边上摆了个摊子,晚上出来逛的人多,你这当妹妹的,可不得去帮忙,店里有我跟南山呢,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吧。”方琳将乞巧果子拾到盘子里,在长案台上摆了许多,外头要是有客人要,跑堂的只管进来取就行了。

  沈媛媛将摆好的瓜果也放到上头,落落大方道,“表姐和表姐夫的好意,那我就不跟你们客气了。整日在店里忙,我也许久没出去逛过了呢。”说罢又凑到方琳身边低声道,“你是不知道,我娘整日的念叨,生怕我嫁不出去,成了没人要的老姑娘,我觉着吧,现在铺子里生意好,我爹每个月给我二两银子的工钱,我就算不嫁人自己一个也能活得好好的,她这不是瞎操心嘛。”

  “你可小声些,大舅母就在外头和面呢。”方琳闻言忙捂住她的嘴,“你这心思啊,还是埋在肚子里的好,如今你是能养活自己,可再过上一二十年呢,就算你挣的银子足够养活自己到老,但当人爹娘的,对儿女总有操不完的心,舅母也是为了你好,无论往后如何,现在也不要伤了她的心。”

  沈媛媛经过先前退亲的事,明白这世上有家人的关心爱护比什么都重要,这几句埋怨也只是小女儿姿态流露出来罢了,她见方琳说的严肃,也敛起笑意点头道,“琳姐姐,我知道了。”

  方琳握住她的手道,“俗话说,好饭不怕晚,你也别往那牛角尖里钻,这过日子啊,总要搭伙才热闹,就是能吃饱穿暖可一个人冷冷清清的,不也没意思嘛。”

  孙氏掀开帘子进来,见两人正亲亲热热的说着话,眯着眼笑,“多个人帮忙就是不一样,这早上才炸得乞巧果子都快卖完了呢,琳姐儿,你把架子上那把剪刀递给我,面团儿都弄好了,就剩下剪兔耳朵了。”

  方琳拿过剪刀给她,道,“那得烧油锅吧?南山在院子里劈柴呢,您有什么活就招呼他一声。”

  孙氏摆摆手,“不用不用,敏姐儿烧着火呢。上回从丽姐儿……”她正打算说什么,看到方琳脸上的笑,又讪讪地住了口,不管怎么说,方敏可是她的亲妹妹,在人家姐姐面前编排妹妹,总觉得没有底气。

  方琳早上来的时候已经在店里见过了方敏,她还是那副爱答不理的模样,吃饭的时候也只是给自己单拨出来一碟菜,然后端到房间去吃。尽管心中气恼,可方琳却没有开口斥责她,显然已经对这个妹妹失望到了极点。

  孙氏言语中明显有未尽之意,方琳目送她出了屋,才开口问道,“大舅母刚刚想说什么,我怎么听着还跟丽姐儿有关系?”

  沈媛媛手中的动作一顿,犹豫了一下道,“我要是说了,表姐你可不能生气。”

  “我是那小心眼的人吗?”方琳嗔道,“其实问这个也没旁的意思,就是怕敏姐儿再惹出什么事端来,你说吧,我且听听看。”

  沈媛媛一听这话,神色立刻缓了几分,笑着道,“没有的事,敏姐儿这几日都乖巧的很,不仅没有像以前那样日日不着家,而且还帮着干了不少活呢。”

  方琳心有疑惑,她对自己这个妹妹还算了解,以她今日对待沈家人和自己的态度,会这么听话的干活吗?

  原来那日钰哥儿过满月,方敏这个当小姨的没去,可把沈大山给气坏了,当天晚上没回家,专门在铺子里等着她,结果一等就等到了深夜,气得沈大山这个好性子的人也没能忍住脾气,把她从头到脚的数落了一顿,还撂下话儿,亲戚归亲戚,这生意归生意,她要是再这么下去,看在沈氏的份上,收留她住下管一天几顿饭是没问题的,可原本的工钱就没有了。

  沈大山作为舅舅,现如今铺子又赚钱,一个月给外甥女三五百文的零花钱也不是什么大事,可孙氏心里并不愿意,在她看来,方敏就是个活脱脱的白眼狼,根本养不熟,反正那丫头也不念她们的恩,还不如先将亲戚情分撇在一边,公公道道地把事情说明白。

  虽然大家不清楚方敏整日往外头跑是在干些什么,可在外面总会有要花钱的地方,一个姑娘家没了银钱傍身,不然不会朝外头跑。

  沈大山夫妇俩这开诚布公的一谈,方敏本想服个软,借着沈大山的好性子随便厮混点活就行了,可孙氏是铁了心,有她在一旁,沈大山亦不为所动。经过这一番,方敏老老实实的在铺子里待了下来,头两天还懒懒散散的干着活,后来不知道是想通了还是怎么着,不仅帮着切晒腊肠,还主动提出要看管存放食材的仓库。不过虽然方敏对待他们已经没什么好脸色,但众人也只不过觉得小姑娘面子上过不去,脾性大而已,并没有放在心上。

  听了沈媛媛絮絮叨叨的一番话,方琳心底的担忧总算散了开来,笑着道,“舅舅舅母说得对,她也不是小孩子了,总得对自己做出的选择负责任。”

  乞巧节是女儿家的节日,为的便是体现出女儿家的心灵手巧。下午的饭食是方琳和沈媛媛一同做的,但饭点正是店里最忙的时候,众人没能坐在一起吃饭,而是轮换着来。

  为了应景,方琳还特意用胡萝卜刻了花,切成片凉拌,段南山见了,疑惑道,“好端端的萝卜片,你怎么切了这么多口子?”

  方琳这解释也不是,不解释又郁闷地很,没好气地给他夹了一筷子,“赶紧吃你的吧。”最好能把嘴堵上,省得说些让人生气的话。

  段南山不解,只得在饭后悄悄问了沈平安,这才明白过来,腆着脸凑到方琳跟前道,“媳妇,你那萝卜花雕得可好看了。”

  方琳瞥了他一眼,又看了看笑得欢实的沈平安。

  后者连忙道,“街上人愈发多了,我出门摆摊子去了,表姐你们忙完了也过来玩吧。”说罢忙扯着沈媛媛往外头去了。

  方琳微微点头,这才重新看向段南山,不冷不热道,“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