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6节(1 / 2)





  “我更希望做硬件。”龙泉第一次没有表态支持薛琳。

  “专注龙牌?”

  “嗯。”

  “我可以找人材。”

  “杀软呢?”杀软已经免费两年了,挤死了绝大部分国产杀软,留下来的也被迫变成免费版,薛琳一是血厚,二是借机把uu网客户端和yy聊天、游戏室塞进了用户的电脑,用简单易操作免费且功能强大的杀软,硬是从占据先手的pp手里抢来了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不得不说在这个习惯付费的世界,人们仍然热爱免费的午餐,哪怕这个午餐一个人进来了,会带来一堆的亲朋好友,做为一个技术宅,龙泉是不喜欢这种做法的,整个运营目前也由薛琳挖来的一个叫周伟的人在做。龙泉负责的是给钱,是的,就算龙泉睡了周伟的老板,也要按照每月推广数量给钱。

  薛氏一堆不合格的“旧人”中,龙泉也是其中一个。

  “周伟很专业。”

  “我会带头辞去uu网ceo的职位,专门负责龙牌电脑。”是知道回归本心了。

  “我会亲自和其他人沟通。”薛琳了解帮助自己打江山的这批老臣,他们中的很多跟龙泉一样,实际上都是专业技术人材而非管理人才,更非商人。同时人材雷达从薛氏内部开始寻找相关管理人材,自家没有,再找外面的人材,至于可靠性,薛琳并不害怕,公司未来也不会真正的“股份制”,财务制度完整且现代化,更不用说人材雷达的重要一项就是忠诚度和道德品质。

  两个月后,一切尘埃落定,薛氏高层完成了大换血,薛琳也隐于幕后,甚至天使投资也换成了专业团队,薛琳宣布自己“半退休”。

  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后,张少彬笑了一声,半退休?薛琳是在寻找新的财富增长点吧,毕竟2000以后,华夏进入发展快车道,机会无数。

  但要说什么行业最赚钱,张少彬看着手里的财务报表微笑。

  2001年4月

  小小的一块芯片,对于普通人来说司空见惯,这不是我家电脑上的那个什么东西吗?这不是我手机上的东西吗?可细究品牌,全都是洋牌子。民用品牌如此,军用亦是如此。

  所以当第一片8寸硅晶圆从试验室制造出来时,所有的技术人圆都像是瞧金元宝一样瞧着它,不,金元宝哪有它珍贵,一座金山也比不上它。

  “立刻打电话给薛总,启动1号安全预案,所有人不得离开。”兴奋之余,高教授激灵了一下,冒出了一头的冷汗,这东西对于企业,对于华夏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他真没想到薛总从神秘渠道搞来的配方真的提炼出了高纯度多晶硅,根据设计图纸真的造出了硅圆晶片生产设备(试验原型机)。

  目前虽然全球有六家厂商可制造硅圆晶片,但没有一家是华夏的企业,现在是完全的卖方市场,他们可以联合提价,可以控制卖量,可以封锁技术,最可怕的是可以在其中动手脚,窃取资料。

  薛琳接到电话的时候心里已经有了准备,她从系统那里兑换来了相关技术,但要消化吸收却非一日之功,有了配方并不代表着能够百分百复制出来,有了图纸,机器一样要一点点的做出来,更不用说她倾尽所有积分,换来的仍然不是完整的图纸和技术资料,一切都需要攻关。

  所幸她利用人材雷达在top2大学逛了几圈,利用高薪和手里的技术,在某些神秘力量的默许之下,挖到了十几个相关人材,这些人材一开始是为了高薪和薛琳许诺的专利分成,但看到薛琳提供的配方和图纸之后,就算是免费工作,也是打死都不肯走了。

  薛琳在路上让王伦通知几个必须要通知的人之后,打通了龙泉的电话,此时他正在工厂,龙牌新一代电脑已经下线,这次主打的是美观、大方、自主研发液晶屏幕。

  不管在电视机领域液晶和等离子之间的战争如何,在电脑领域,led液晶屏幕是未来的趋势。

  更让他欣喜的是整个研发的过程中人材得到了整合,本来风雨飘摇的公司终于稳定了下来,各个部门欣欣向荣,尽管有代工厂,他还是在薛琳的支持下在北河郊区建立了自己的工厂,龙泉郑重地在新生产线下线的第一台新产品上系上了一根红绸,“送到我的办公室。”

  比起软件,龙泉更喜欢硬件,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创建龙牌的原因,龙牌重新回到他的手里之后,他将注意力从uu网放到了电脑上,现在管理一家网站的管理团队好找,踏实做硬件的太少。

  “龙总,薛总电话。”秘书小张把电话递给了龙泉,龙泉接过电话之后愣了一下,顿时觉得刚下线的龙牌新一代液晶电脑吸引力不像之前那么大了,没有比生产商更明白芯片的重要性了,而芯片的基础就是硅圆晶。

  “我两个小时后回去。”虽然恨不得马上就回去,但看着被他请来的媒体记者、相关贵宾、厂商代表,他还是按捺住心情,毕竟他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毛头小伙子了。

  薛琳等在一楼,相关人员到达之后,她亲自带着这些人来到研发中心最核心的部门,位于地下一层的核心试验室,这里除了相关工作人员,只有她有完全的通行权。

  相关人员带来的专家看过东西之后点了点头,这一项技术对华夏有多重要呢?就在几个月前,一个来自美国的专家,研发了几年,用外面买来的芯片磨掉了品牌名,印上自己的名字,套现国家一亿美元的补贴。

  “多久可以实现工业化?”一个专家问道。

  “半年。”高教授说道。

  专家和相关人员聚在一起讨论的时候,丁晟走到薛琳身后,“不会有麻烦吧?”他知道这些东西早晚会弄出来,毕竟当初是他将薛琳拿出来的“那张纸”送给相关专家的。他知道这些东西来源有问题。

  “呵。”薛琳冷笑了一声,“我的律师团也不是吃素的。”

  丁晟看了她一眼,这女人的律师团当然不是吃素的,回想起2000年那场官司他到现在还佩服她呢。

  更不用说她冷血地将一批陪她打江山的老臣“请走”,重新高薪聘请或提拨年轻的技术专家,薛氏天使投资有针对性地投资互联网企业,尤其是物流行业,现在已经是全国最大的物流公司,走在街上能看见至少十个穿着蓝黄相间外衣的闪电物流,打开电脑,能看见更多关于闪电物流的段子,龙牌电脑的新产品还没有下组装线,广告就已经打得普天盖地,更不用说薛氏出版集团旗下的小说原创网站崭露头角,影视剧全面开花,2001年薛氏投资的《一块石头引发的血案》以小搏大,400万的投资,收获了10亿票房(无盗版世界)。

  只是这一年薛琳低调了,她减少了80%的公开活动,尤其是媒体采访,更多走上前台的是公司优秀人材。

  作者有话要说:闲人和女儿一起感冒了,发烧咳嗽,照顾自己又要照顾女儿,现在女儿已经痊愈,闲人除了咳嗽之外没有别的症状,恢复日更。

  第169章 家宴

  家庭主妇煮饭,一日三餐,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 全年无休无止,就算是一开始有几分热情,时间久了也被耗费怠尽, 要不是特殊的日子能“唬弄”两口就“唬弄”两口。

  到了薛琳这个层次, 就算是家里的保姆一年也不过是做一百多顿饭, 多数是简单的早餐, 午间有工作餐,晚上不是依旧在公司吃工作餐,就是参加一些推不掉的应酬。

  直到这一年,薛琳在家里的时间多一些,闲来无事,她开始重新站到了灶台前,拿着食谱,做一些精致费时的小菜, 让生活过得更有滋味一些。

  所谓食不厌精, 烩不厌细,从来都是有钱有闲的人搞出来的, 豆腐上还要雕出花来,有这个时间家庭主妇已经预备出一桌的酒肉了。

  薛琳就是有钱有闲的那一类人,虽然没有豆腐上雕花的手艺,但现在的工具丰富,足够让一个生手用“神器”弄出一堆薄片、细丝了。

  将最后一片薄如蝉翼的云腿放在碗中摆好, 将盖好盖子的汤碗放到锅里隔水蒸,薛琳的豪华版佛跳墙距离完工只差时间问题。

  “水开之后转文火,隔水蒸三个小时。”叮嘱了新请来的厨师之后,薛琳用水槽洗干净了自己的手,解下了围裙离开。

  摆在厨房的笔电在她工作的时候接收到了一封邮件,薛琳点开来看,投资团队在她的授意之下又完成了一项投资任务。

  过去她总是根据自己重生的知识去投资,结果虽好却少了惊喜感,更不用说因为她的重生,很多事情都有了改变,比如最强的快递公司不再是上一世沈樾创建的飞毛腿,而是她的闪电物流和控股的必送快递,当然了,过去发达的各种通也是靠着低价兴旺发达。

  互联网购物,渐渐从年轻人的时尚变成了一种全民体验。

  但是,上一世很风光的刘劲东却没能创业成功,他的营利模式已经被薛琳的朋友杨国富抢先使用了,现在杨国富是国内第一电器零售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