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1节(2 / 2)


  薛琳比较上心的是洪菊香,她总觉得洪菊香不对劲儿,可大哥却说洪菊香解释过了,那天是洪菊香披着大哥的衣裳上厕所,老张太太看差眼了。

  “姑姑!”薛翰文拿着本子跑到姑姑跟前,“姑姑,你看!”

  “什么啊?”

  “作文。老师说我的作文写得好,要推荐我参加作文比赛呢。”薛翰文脸涨得通红。

  “我看看。”薛琳接了过来,题目是我的家乡,薛翰文描写了自己家乡四季的景色和特产,确实写得很好,“很厉害啊。”

  “都是郭老师教的好。”薛妈一开始对郭老师挺不满的,郭老师的班学生少,没想到郭老师这么有水平,把作文小苦手薛翰文□□成了“大文豪”。老人就是这么夸张,孙子作文要参加比赛就是“文豪”了,要真的是得了第一名,诺贝尔文学奖都是手拿把掐的一样。

  “那真得谢谢郭老师。”薛琳摸了摸薛翰文的头,唉,看在孩子的份上,希望洪菊香脑子清醒点。

  几乎是志得意满的站在正在装修的培训班工地,沈樾上辈子没有做过教育,只知道做这一行很赚钱,相关专业人士他也一个都不认识,不管怎么样,先把架子搭起来再说,至于人材,他已经攒够了点数,可以来一次抽奖了。

  “前方十米发现教育人才。”沈樾跟随指引向前走去,一对下班回家等公交车的夫妻成功引起了他的注意力。

  “真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做出了成绩。”姜老师对丈夫颇有些惊喜,本来以为他是个“不务正业”的书呆子,没想到教孩子很有一套。

  “薛翰文本来就是个有天赋的孩子,只不过原来一直在乡镇学校,基础没打好。”郭怀玉忍着得意说道。他没跟妻子说自己最近灵感爆棚,写了好几首歌曲。

  两个人正边聊边等公交车,忽然一个男人像是傻子一样的冲了过来。

  “您有什么事吗?”

  沈樾有点不知道怎么开场,不认识的人怎么短时间之内迅速建立联系,“你们俩个是老师?”

  “是啊。”姜老师和郭老师倒是不奇怪,毕竟学生家长太多了,对方认识他们,他们不认识对方也正常。

  沈樾忽然想起之前听他们提起薛翰文的名字,难道是那个薛翰文?公交车站离薛琳的什么牛剑学校很近,今天是周六,附近也没有什么学校,这个时间段等车的只能是……“你们是牛剑学校的老师是吧?”

  “是。”两人对视了一眼。

  “我是新开的国际英语的校长沈樾,我诚意邀请你们到我的学校执教……”

  沈樾?郭怀玉愣了一下,好耳熟的名字,“常回家看看是你写的?”

  “是。”沈樾露出了笑容,一首歌打通上层关节,扩大知名度什么的太划算了。

  “你写的歌真的是太好了,我业余时间也喜欢玩乐器写歌。”郭怀玉眼睛亮了起来,“这是我的电话号码。”他从口袋里拿出笔记本写下自己的号码,“有时间联系一下啊。”

  沈樾接过了电话号码,还没等多说什么,郭怀玉已经被姜老师拉上了及时到来的公交车。

  姜老师可不想牵扯进这种明显挖人抢人的事,薛琳这里不错,钱和生源都稳定,一静不如一动,被人发现了沈樾联系过他们,让薛琳多想了怎么办?

  第16章 孽缘(二)

  女人永远知道哪个女人是婊,洪菊香笑吟吟地端着两盘菜走到桌前,正低头看帐本的薛琳一抬头,看见洪菊香手腕上的红宝石镯子,瞬间就明白了一切。

  “嫂子,镯子挺好看的啊。”

  洪菊香的笑容渐渐从脸上消失,很快又假笑了起来,“你也觉得这镯子是真的吧?我从地摊上花两块钱买的。”

  “我觉得两块钱都买贵了。”薛钢撇了撇嘴,“整天整这些没用的,今个儿的菜有点咸了啊。”

  “咸了就多喝水。”洪菊香瞪了他一眼。

  “两块钱就能买到作工这么好的镯子,下回嫂子也给我买一个。”

  “你这样的大老板咋地也得戴真金白银的啊。这镯子看着就不值钱。”这话倒是实话,洪菊香的审美还停留在真金白银,越重越好上,这镯子明显不是她用自己的私房钱买的,而是别人送的,送的人会是谁呢?

  薛琳想到了最不可能的答案,洪菊香的社交圈就这么大,里面懂得紫金红宝石这种搭配组合好看的,不多,用更便宜的价格买个银手链都能让洪菊香更开心,所以问题是她什么时候跟沈樾勾搭上的?

  “薛琳啊,你有没有听说沈樾一直在挖角学校的老师啊。”洪菊香很生硬的转移了话题。

  “听说了。”薛琳不在意这个,外教什么的好找,歪果仁并不像国人认为的那么有钱,多得是一穷二白的穷留学生,外教钱来得快不说还体面,走了一两个根本不影响大局,至于在校的老师,薛琳自认为给他们提供的条件很优厚了,再优厚的条件就是赔本赚吆喝了,薛琳觉得还没到那一步。

  “已经有好几个老师找过我了。”薛钢对沈樾挖角的事更是嗤之以鼻,“沈樾也就是嘴皮子利索点,跟那些老师不是一路人,老师们都烦死他了。他想挖人,难。”

  “吃饭的时候别提那个倒胃口的人了,提了他肉都不香了。”薛妈冷淡地说道,这个话题就此打住,没人再提。

  洪菊香把手链往上撸了撸,用袖子盖住,这破玩意儿瞧着挺好看的,据说还挺值钱,她却觉得是沈樾唬弄她,买这么个玩意儿不如买个金手镯子,婆婆手上戴的金镯子就挺好看的,听说有七十多克呢,小姑子花大价钱买的……

  翻看着手里的曲稿和歌词,沈樾眉头越皱越紧,一共四首歌,其中有一首让他觉得莫名其妙的眼熟,这不是后来传遍大江南北的□□吗?听说词曲作家是一个老师,难道就是郭老师?

  他本来想找教育人才,结果给自己找到了一个词曲作家?

  这种歌很适合这个时代,很容易走上层路线打动很多人,比如上次自己送歌的那个人,她一定很喜欢这首歌,现在虽然还不到六月份,凭借这首歌,她几乎可以在春晚预定一个位置了。

  这首歌为什么不是他“写”出来的呢?沈樾几乎要感慨命运的捉弄了,如果这首歌是他“写”出来的,一切都迎刃而解,偏偏写出这首歌的人是现在不知名的老师。

  一股名叫嫉妒的情绪在他的脑海里蔓延。

  “建议成立唱片公司,将词曲鬼才郭怀玉签入公司。”首富系统说道。

  沈樾却本能的想要忽略首富系统的建议。

  他知道签下郭怀玉等于签下一只下金蛋的母鸡,一个优秀的词曲作者比歌手重要得多。

  会唱歌的人堆山填海,真正走到公众面前留下姓名的有几个?真正红透半边天的有几个?词曲作者却是一个人能养活好几个歌手。

  多少人凭借一首歌吃了一辈子啊。

  印象里那位老师就是这样的创作者,他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等等,都是一首歌红了一名歌星,国民度极高——可惜,他是歌红人不红,郭怀玉这个名字只是让普通大众觉得耳熟罢了,否则沈樾一开始就知道他是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