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第129节(2 / 2)


  杨瑾想了想,把两个孩子交给跃进几个是有些不放心,他们毕竟也是半大孩子,就点点头,“这样也好。”

  鲁盼儿早转过身看着门外,似乎那边有什么没见过的风景。

  杨瑾忍着笑,“今天是头伏,要吃饺子,我们包两样馅,一样素的,一样肉的,既预祝丰收丰美高考取得好成绩,也预祝我们买了编织机能挣很多钱!”

  这些天一直在外面,鲁盼儿倒忘记了今天是头伏,便叫跃进,“赶紧去买肉,再买些素菜。”

  杨瑾在一旁笑着说:

  “早上接你们之前我就买好了肉和菜,放在厨房里了。”

  平日做饭都在厨房,但包饺子又不一样,面和馅弄好后,便都拿到屋子里,一家人围着面板一起包饺子。

  家里人多,没一会儿,饺子包得差不多了。

  鲁盼儿端起包好一盖帘饺子去厨房,“我先烧水煮第一锅。”

  周大娘正在厨房里炒卷心菜,才蒸好的馒头正在锅里散着热气,依旧是玉米面白面两掺的——虽然周大娘不再与章丽雯吵架了,但她做的饭还是一成不变,见了鲁盼儿就笑着说:

  “头伏包饺子呀。”

  “是的呢,我们老家那边儿头伏都是要吃饺子的。”

  “我们那边也是吃饺子,不过要吃素馅的。”

  “一样的,我们家那边头伏饺子也是素的,”鲁盼儿笑着解释,“只是家里孩子们都喜欢吃肉,才一样包了一半。”

  “你对弟弟妹妹们那么好,将来他们长大了结婚成家,就不一定能想着你了。”

  “不会的。”

  周大娘撇撇嘴,“我可亲眼见的,一家兄弟姐妹几个,为了家产打得仇人似的,还不如两姓旁人。”

  鲁盼儿点了火,专心看着水,理也不理她。

  周大娘却又凑得近了些,小声说:

  “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前几天,你们家来了一个年轻女人,长得可好看了,打扮得也可好看了,跟你家男人单独在家里好长好长时间才走的。”

  “可能是他的同学吧,商量科研课题的。”

  鲁盼儿看着锅里的水开了,便将盖帘上的饺子一排排地推到锅里,又赶紧拿了漏勺轻轻地搅了搅,免得饺子皮粘到一起漏了馅,那样就不好吃了。

  “不是他的同学,”周大娘已经将炒卷心菜盛了出来,手里的锅铲还没放下,整个人差一点儿就贴在鲁盼儿身上,声音更低了,“他的同学我都认识,王晓霞、赵新月、徐菲,不是她们,是另外一个,比她们都好看,打扮得也更好。”

  周大娘的话鲁盼儿一向不大信。

  比如明明商店里有豇豆,她一定说没有;比如她再三说不会做肉菜,却偷偷给儿子炖了一碗;就是今天,她清楚地知道应该包饺子,没准儿一会儿就能对章丽雯说根本不懂……

  “他还有许多同学呢,我在学校见过,只是没请她们来家里玩儿。”

  “肯定不是他的同学,”周大娘很有信心,她整日在家,盯着整个院子,谁家的事儿她都知道,“那个女人打扮得太好看了,与大家都不一样,怎么说呢?

  洋气,对,特别洋气!”

  “就算不是同学,也是他的朋友。”

  “你可不要不当一回事儿,我可是见过许多……”

  “妈,我刚听人家说今天是头伏,家里包饺子了吗?”

  章丽章抱着小琳探进头问。

  “啊?

  今天是头伏吗?

  我倒忘记了。”

  周大娘放下锅铲端了馒头走出去,“不过,我们老家那边可没有头伏吃饺子的讲究。”

  章丽雯看着掺了玉米面的馒头和炒卷心菜,愁眉苦脸地回家去了。

  这锅饺子正煮着,杨瑾又端着一盖帘饺子走进来,“都包好了。”

  鲁盼儿正与他闹气,听了周大娘的话纵是不信,免不了有些不快,也不理他,只将饺子接过来又煮了一锅。

  陆续又有人下班,都进了厨房包饺子,“你们家可真快,这会儿就吃上了。”

  “我不用上班,早些做饭,免得跟你们抢厨房。”

  鲁盼儿笑着让,“尝尝怎么样?”

  “谢谢,家里的一会儿就包好了,不尝了。”

  鲁盼儿进了屋,又叫丰收,“去看看韩冬在家吗?

  叫他过来吃饺子。”

  “他一定没在家——否则早过来了。”

  丰收正说着,却又道:

  “韩哥,快来,吃饺子了!”

  原来韩冬正从影壁后走出来。

  韩冬抬头看见大家,露出由衷的笑容,“你们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