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第263节(2 / 2)


  嬴政闻言颔首:“做的不错。”

  正如同汉承秦制,嬴政也同样可以以汉朝为鉴。

  郡县制过度的削弱了宗室势力,那就参考汉制,用郡国并行制试试水,诚然汉朝后来也出了七国之乱,但朝廷到最后还是大获全胜,退一万步说,就算是朝廷败了,淮南王入长安为帝,他不也姓刘吗?

  肉还是烂在自家锅里。

  总比大好河山都被胡亥败光来的要好!

  亲眼见证过二世而亡的结局之后,嬴政的下限被拉的无限之低。

  至于陵邑制度,更是从汉制当中所吸取到的精华。

  五陵年少金市东,银鞍白马渡春风——这个“五陵”,指的便是西汉前五位皇帝的陵墓。

  刘邦登基称帝之后,有感于六国之后残存势力甚大,便采纳臣属建言,迁两千石及以上官员与天下豪强、富商入关中,名为侍奉长陵,实则是为了强本弱枝,加强中央权柄,削弱地方。

  嬴政虽不喜欢汉朝,但却不讨厌汉制,尤其是其中优秀的地方,更不会故步自封,正如同汉朝虽然打着伐无道诛暴秦的名头,实际上还是承续秦制一样。

  为皇帝者,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为了面子丢掉里子,那是不折不扣的傻子。

  嬴政又问了几句,扶苏一一答了,言之有物,颇有些历练出来了的样子。

  他有些欣慰,这时候却见侍从们推着运载竹简的小车打大殿一侧经过——他们要往偏殿去称重,始皇帝日理万机,一天要批阅一百二十斤重的竹简奏疏才能入眠歇息。

  嬴政听着那辘辘之声渐近,眉头便不禁皱起,不是因政务而烦闷,而是因为这堆小山一样的竹简。

  前世他是个标准的劳模,从早忙活到晚,一百二十斤奏疏翻得手臂酸痛,几乎提不起笔来,可即便如此也不肯松懈半分,胳膊打绑带吊起来继续批阅。

  若是没有别的法子也就罢了,可在经历过纸张时代之后……

  或许应该提前把纸造出来了。

  这对于下一步的国略施展至关重要。

  嬴政抬手揉了揉额头,示意尚书郎将面前那份奏疏封存保管:“六国之事既毕,那此后天下便只有秦人,再无六国之后了。”

  扶苏有些错愕,略顿了顿,方才小心道:“臣听闻,此次宗室及一干将领奉命稽查六国之后时,发现民间同样时有异声,敌视帝国、心怀不轨的,也未必只有六国之后。”

  嬴政唤他:“扶苏。”

  扶苏抬起头来,迎上了父亲的目光。

  嬴政神情坚毅,意态从容,抬手指向大殿之外的咸阳城,道:“这天下就像是海浪,远处看起来平静无澜,等到了近处细观,才会发现海浪本身起伏不定,海底暗潮汹涌。有逆反之心的人永远不会少,从前有六国,六国既灭,还会有新的敌人源源不断的冒出来,你不需要主动出击,也不需要被动防卫,你只需要做好一件事情便可以。”

  扶苏听得入神,下意识追问道:“什么?”

  “强大!”

  嬴政面露冷意,眸光锋芒毕露:“强大到让人不敢心有反意,强大到让天下人不敢与你的意志对抗!”

  扶苏心神猛地一震,嬴政则站起身来,手扶佩剑,踱步到大殿之外的台阶之上,居高临下,俯视苍生:“没有任何人或事能将朕打倒,所以朕无所畏惧!六国,土鸡瓦狗而已;项羽、刘邦,朕不死,谁敢逐鹿天下?!”

  项羽自寻死路,也死得其所,至于刘邦,以帝皇之身去对付一个乡野流氓,嬴政不屑为之。

  这是对自身实力的绝对自信。

  ……

  不安定的因素遭到扫平,国库也前所未有的充盈起来,近年来大秦不会有激烈的对外战事,嬴政便着手开始筹备文治之事,休养生息、恢复耕作,令士卒依序离开军营,返回家中同亲人团聚。

  六国灭亡,匈奴不敢南下,南方多瘴气,并非宜人之处,对外战争的急剧减少不仅仅意味着和平与稳定,也意味着军功爵制的终结和阶级上升通道的封闭。

  较之六国和那些隐藏在民间的心怀不轨之人,这是更加可怕的敌人。

  前边有一个奔头,有希望在,人就不会绝望,但若是什么指望都没有了……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汉朝时候以察举和征辟取士,明面上是以贤士良才治国,但实际上却是中央朝廷对于地方豪强势力的妥协与折中,你好我好大家好——真正被推拒上去的,哪有几个平头百姓?

  嬴政以强权迁六国豪强于关中,又夺其家财,一举掘断了地方豪强的根基,可他知道,这是治标不治本。

  这一波儿豪强没了,用不了几十年,就会有下一波,阶级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可避免的。

  的确,人从来不分三六九等,因为人分的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等。

  嬴政清楚的知道,现在的大秦宗室、秦国勋贵,很快就会在权力的腐蚀下变成与前者并无二般的地方豪强,真要是采用察举与征辟之法,几代之后便会催化出一个名为门阀的畸形怪物!

  那该怎么做?

  历史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科举。

  诚然要考虑到社会环境和生产力的发展,诚然时下有许许多多的因素同隋唐不同,但文明的进程不就是曲折向前吗?

  好在他是始皇帝,他有试错的底气和实力!

  “嘿,科举啊?”

  皇帝们兴致勃勃的在空间里边讨论:“考什么啊?进士、明经?这时候哪儿有这个啊!”

  嬴政嫌恶道:“朕怎么可能用儒家之法!”

  刘彻不怀好意道:“你们忘了,这可是焚书坑儒的主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