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第235节(1 / 2)





  前朝中的政治斗争腥风血雨,后宫中的宫嫔争宠同样诡谲酷烈。

  陈皇贵妃薨逝以后,石贵妃受令统辖六宫,又收养皇帝幼子七皇子,风光无限,然而登高跌重不过是转眼之间。

  皇帝但凡想要找茬,即便上都能找成,收拾起穆家这样的外戚和石贵妃这等宫嫔真是比喝水都简单。

  没过多久,皇帝便以石贵妃约束宫嫔不当、教子不善为由废其贵妃之位,贬为三品婕妤,同时,又废穆氏贤妃之位,同样贬为婕妤,同时问罪石、穆两家,去官夺职。

  眨眼间的功夫,后宫没了一位贵妃、一位贤妃,七皇子年幼,倒不是很懂这些利害关系,二皇子却是颜面大失。

  母亲好歹也是诞育了皇子的老牌宫嫔,现在直接被贬成了婕妤,这不是明摆着打脸,羞辱人吗?!

  奈何皇帝毕竟是皇帝,无论心里边再怎么不爽,也只能憋着。

  二皇子不爽,穆家心里也觉忐忑,哪知道没过多久宫中便有旨意传来。

  穆康心内惶惶,带着一家老小接了旨,脑子里边嗡嗡的响,只有一句话不住地在盘旋——

  穆五姑娘被选为贵妃,不日便要入宫了!

  真是天大的喜事!

  穆康虽说也支持侄女的计划,但心里到底存着一个疑影,毕竟她年纪还小,这又是关系到全家的大事,哪知道侄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入宫也就罢了,居然直接成了贵妃!

  要知道,贤妃入宫多年,且诞育皇子,也不曾登履贵妃之位啊!

  穆康不无好奇的问侄女:“那日你进宫去,到底是同陛下说了些什么?”

  怎么直接就成贵妃了呢!

  穆五姑娘似笑非笑的看着他,意味深长道:“陛下喜欢听实话,我当然要说实话给他听了,面君之后,把咱们算计的事情都跟他说了。”

  穆康只当她是在玩笑:“哈哈哈哈你这孩子真幽默!”

  穆五姑娘:呵呵呵呵伯父你真傻x。

  穆家不把她们女俩当人,她们又何必热脸贴人家冷屁股,等着瞧吧,这笔账总有收回来的时候!

  穆五姑娘垂下眼睫,脑海中浮现出威宁侯夫人冷艳的面庞来,那日她说的话,牢牢烙印在她心里。

  她母亲只是小官之女,门第低微,因为美貌过人,才被父亲看中求娶,可父亲本就是风流之人,内宠颇多,母亲生产时遭人算计,难产伤了身子,日后再难有孕……

  产后虚空消磨了母亲的美丽,只有一女再难有孕更的消息彻底泯灭了父亲的怜惜,她们母女俩成了府里无关紧要的人,她很小就要努力懂事,要聪明会说话,要好好读书,要忍住委屈在父亲面前争宠,要做名满京师的才女。

  她有价值,母亲的日子才好过,后宅姨娘才会有所忌惮。

  可是努力了那么久,讨好过伯父伯母那么久,到头来也仍旧是一颗一文不值的棋子。

  给威宁侯做平妻,以此争取他的支持。

  真亏他们想的出来!

  同二皇子妃一道往威宁侯府去的时候,她满心绝望,哪知道峰回路转,竟有人给她指了一条康庄大道。

  从前她在府里得脸,姨娘们不敢在母亲面前失礼,总会阴阳怪气的同母亲讲,可惜五姑娘是个女儿身,要真是个男孩儿,肯定能建功立业,给您挣一副诰命的。

  母亲恍若没有听出来她们话里的刺,往往都是笑一笑,说女儿贴心,是儿子比不了的。

  但穆五姑娘在旁边听见,脸上也笑,心里是很难过的。

  可是现在,她心里突然间生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念头来。

  谁说女儿就一定不如男儿?

  我偏就要以女儿身,让我母亲荣耀加身!

  第204章 搞宅斗不如造反24

  圣旨既下,自有钦天监与礼部共同选定吉日,浩浩荡荡的迎了穆五姑娘入宫,而太尉在西凉战场大获全胜,剿灭敌军数万,俘获牛马无数的消息终于辗转传到了长安。

  皇帝新得了美人,干涸心灵如蒙甘霖,听到太尉大胜的消息之后,他先是怔然,旋即默默,神情难以言表,良久之后,说不出是喜悦,又或者是失落的应了一声:“太尉回来了啊……”

  旋即又定了定神,吩咐左右:“为朕更衣,即刻传召百官来朝!”

  太尉此去征讨西凉,起初顺遂,中后期却失了下落,朝堂上为此议论纷纷,周家的故旧亲朋鼎力支持,政敌落井下石,中间派态度暧昧,又因为皇帝对有意无意流露出的迟疑,连皇太子和威宁侯这两个周家女婿都乱了心弦,反倒是周家三姐妹沉稳如山,无论外边物议如何不堪、对周家的恶意有多大,都镇定自若,丝毫不为所动。

  皇太子妃和威宁侯夫人的才干与手腕是京城公认,如此处之众人并不十分惊奇,而周三小姐这个三姐妹中的娇娇女、大众心中的恋爱脑也因为父亲的失踪迅速成熟起来,能够学着两个姐姐独当一面,这才真正是让人惊叹不已。

  朝堂之上,皇帝身着冕服,俯瞰百官,短短几月而已,朝堂风向却是惊天逆转。

  从前出言弹劾太尉的哑巴了,周家亲故满脸的与有荣焉,东宫官员得了主心骨,脸上郁色大消。

  十二毓珠后,皇帝神情莫测,静听底下朝臣商议该如何嘉赏太尉,赐万金,封爵,入朝不趋,赞拜不名、剑履上殿……还有人请封太尉为公。

  另有人说太尉已经是三公之一,再行封公是画蛇添足,或许天恩浩荡,应当封王。

  皇帝听到此处,忌惮之情油然而生,眉头皱起,心生忧虑,难掩不安。

  原因无他,周定方今年也才四十多岁,对于一个立足朝堂、位列三公的政治人物来说,实在是太年轻了!

  更可况他又手握重兵。

  若真是将他封王……一个四十多岁、身强力壮且富有过人胆识的异姓王,将给后世子孙带来多么强横的压制?

  皇帝没办法不考虑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