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第195节(1 / 2)





  允炆死了,老四当了皇帝,不管怎么说他也姓朱,肉是烂在自家锅里,可这会儿不一样啊!

  老四留给后世子孙的武将勋贵,被这么个不肖子孙糟践没了,这砸的是自家的锅,以后饿的也是自家肚子!

  朱元璋越想越不是滋味,算算年月,更觉心酸:“英国公与成国公年纪都不小了吧?”

  于谦神情中浮现出一抹悲哀,敛衣行礼道:“英国公七十有五,成国公今年五十有九。”

  好像就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底下的小辈儿们也都成了老人家,且还到了地下。

  永顺伯薛授之父薛斌,是蒙古人,洪武中期归附,“薛”是自己赐下的姓氏,再后边那些……

  勋贵武将如此,那二十万京营精锐同样让人心痛。

  二十万精锐啊!

  五军都督府,这是老朱手把手创建的!

  叹叹叹!!!

  局势如此,朱元璋这样刚强果敢的人,都不禁泪湿衣襟。

  胡濙见他不因承继大统而展露喜色,进门之后先问土木之变详情,处事待人极有条理,心中便热乎乎的生了许多满意出来,这时候见这位新君因土木之变的惨态而落泪,又唯恐他性子太柔,成了当年宋廷旧事。

  故而忙劝道:“过去的事情已经过去,还是应当着眼当下,请王爷即刻北上继位,清除王振乱党,稳固朝纲!”

  “叫几位见笑了,”朱元璋抬手擦了眼泪,不好意思道:“本王打小就有这么个毛病,听不得惨事……”

  亲信在侧,也忙道:“我们王爷宅心仁厚,远近闻名!”

  胡濙笑道:“宅心仁厚是好事,只是民间有句俗话,叫人善被人欺,王爷既要入京为帝,政统天下,其中分寸,便要您自己细细斟酌了。”

  朱元璋深以为然的点头:“胡大人说的很是,本王记住了。”

  第163章 朱元璋重返大明后13

  当今天子御驾亲征,却被俘北狩,大明的天也塌了一半,事态紧急,胡濙等人无暇留在洛阳休整,叙话之后吃一盏茶,便待同朱元璋一道北上还京。

  朱元璋自无异议,吩咐亲信去备马,又传了长史前来,叮嘱道:“国都不安,大明正值多事之秋,本王北上之后,尔等留于府中,紧闭门户,不见外客……”

  长史知道此事干系重大,郑重应下,又道:“那蔺家那边,该当如何处置?”

  朱元璋道:“本王亲自去走一遭!”

  定了婚事之后,他便上表告知朝廷,只是路上走得慢,这时候还没到北京,胡濙等人此时听了,才知道璐王已经订了婚事,不日便将迎娶王妃过门。

  本朝后妃向来选自平民小户,胡濙等人听罢不免忧心,唯恐新帝继位之后再因外戚生乱,见璐王匆忙离去,便传了长史前来,身体略略前倾,试探着询问:“璐王妃可是出自名门?”

  内阁学士陈循等人知道他忧虑的是什么,此刻听到,不禁齐齐将视线挪到了长史身上。

  长史斟酌着言辞,回答道:“璐王妃的母亲昔年与先王妃亲善。”

  若是寻常人家女眷,哪里会有机会结交皇室王妃,更别说与之交际了。

  胡濙心里存了几分担忧:“璐王妃之父官居何职?”

  长史道:“王妃的父亲已经故去多年了,王妃是被祖母抚育长大的。”

  胡濙心头微松,点点头,又问:“那璐王妃母家可有别的男眷?”

  长史道:“王妃是蔺家长房独女,从前还有位叔父,有位堂兄。”

  有叔父,还有堂兄!

  这都是作乱的大好人选啊!

  胡濙心说“果然来了”,愈发正色几分:“璐王妃的叔父官居何职?”

  长史面无表情道:“他已经不在了。”

  胡濙:“……”

  胡濙听得眼皮子一跳,不死心道:“那璐王妃的堂兄?”

  长史:“也不在了。”

  胡濙:“……”

  胡濙忍着挠头的冲动,询问道:“璐王妃母家便没有还在世的男眷了吗?”

  长史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别说是男眷,女眷也就剩下王妃一个人了。”

  胡濙:“……”

  同行的其余人:“……”

  长史耐心道:“胡大人,您还有别的想问的吗?”

  胡濙默默坐了回去:“没有了。”

  ……

  婚事订下不久,朱元璋便写信给蔺兰颐的外祖项家,邀请他们届时前来参加婚礼,怕她的舅父们走不开,连带着还给舅父们的上官写了封信要求批假。

  堂堂璐王,这点面子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