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93节(1 / 2)





  陈太初打断了她:“她糊涂你可不糊涂,燕王也不糊涂。若是献出兰州城,永世称臣,方可考虑和谈一事。”

  李穆桃琥珀色的眸子一暗,又上前了一步,声音更低:“一言为定。”不等陈太初开口,已大步走到耶律奥野跟前:“公主,既然太孙殿下和燕王殿下都无恙,不如早些进皇城。陛下已等了许久。”

  耶律奥野点头,又吩咐了那些副将几句话,带着李穆桃回到耶律延熹车前,却还未见到萧芳宸下车。

  金鞭挥地,旌旗移动,鼓乐再起,数千人缓缓往阳德门而去。

  路边堆积的马尸和人尸迅速背盖上了麻布,铁锹翻飞,黄土掩盖住了血迹,善后的军士们等车辆前来运载,受伤的人躺在路边大石砌成的下水道旁,期盼得到阴凉,□□声在车驾远去后终于响了起来。

  第274章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中京皇城的大殿, 比起汴京皇宫的外六殿, 窄小了许多, 挤满了文武重臣和三国使者后, 更显得逼仄, 宫女和内侍不得不背挨着墙边静立着, 他们前面是腹心部的军士们, 身材魁梧, 个个手按刀柄, 肃立两班之后。

  寿昌帝阴沉着脸听耶律延熹的禀报,偶尔抬眼扫过阶下众臣。耶律延熹将李穆桃所言如实禀报后,殿上一片死寂。

  赵栩位于左上首, 注视着对面的李穆桃。李穆桃神色沉静, 微微侧身对寿昌帝行了一礼:“还请陛下恕罪。因恐引起燕王殿下误会,导致赵夏和谈徒生波折。兴平越俎代庖实属无奈。”

  “有劳公主了。”寿昌帝和李穆桃一样,说一口流利大赵官话,声音苍老却不乏力道,他转向赵栩道。“燕王受惊了。”

  赵栩略欠了欠身子, 笑而不语。不出他所料,寿昌帝淡淡地专用契丹语道:“此事便由孝忠去办。”

  契丹北院大王萧孝忠是萧芳宸的祖父, 乃后族萧氏的当家人, 闻言出列躬身领命。

  中京留守韩绍芳大步出列:“陛下, 臣辖下不严,有失职之罪,恳请陛下允许夷离毕院为北院大王出力。”

  中京宰相府的左右宰相和左右平章政事皆出列附和。

  赵栩和李穆桃对视一眼, 都看出对方心中已有了大概。中京大定府原是陪都,自成体系,如今朝廷从上京前来,整个南院北院数千官员涌入中京,不免各自争权夺利。耶律延熹虽然贵为皇太孙,三十多岁仍居住在深宫,并未掌管历来皇太子应掌的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仅仅领了都元帅府的副元帅虚职。寿昌帝在位近七十年,皇太子和皇太子妃遭冤杀,耶律氏和萧氏争斗不已,二十部落之间势力不均,内耗不止,外敌不减,契丹早不如以往那般强大。

  寿昌帝犹豫了片刻,点头称是,和萧孝忠商议了几句,转向耶律延熹:“延熹没事,乃不幸中的大幸,你放心,朕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多谢陛下。”耶律延熹语气恭谨,也无在殿上纠缠此事的意思。

  ***

  大赵国书和礼单呈上后,寿昌帝举杯三巡,殿上恢复了正常。宫女往来穿梭,颇璃盏里是契丹皇宫中特有的面曲酒,金黄酒液倾入赵栩面前的玉盏之中。

  “陛下,六郎腿伤未愈,不能饮酒,还请陛下恕罪。”赵栩躬身笑道。

  寿昌帝关心了几句他的腿伤,见赵栩这般的风姿,不禁缅怀起赵璟来,便转头吩咐了身边人几句。不多时,一只细长汝窑茶瓶献了上来,配套的茶盏也是配套的玛瑙入釉天青色汝窑茶盏。宫女替赵栩倒了茶,红着脸退了下去。

  “这是三年前,吴王来上京时,你爹爹送给我的礼物。”寿昌帝叹道:“我和你爹爹素未谋面,也甚感念他的仁心。大赵和我契丹这许多年未有兵祸,乃你爹爹的功德。”言辞中却未提及崇王赵瑜。

  赵栩端起茶盏:“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陛下盛情,六郎感恩。陛下一心向佛,慈悲为怀。大赵和契丹定能再结盟约,和平共处,功德万世。”他手指在茶盏底轻轻摩挲了一下。当年原以为他会出使契丹,这套茶具还是他亲自挑选的,茶盏底的支钉痕应该是六个而不是常见的五个,正合了他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