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3节(1 / 2)





  梁老夫人静默了片刻后点了点头:“你父亲也算杀身成仁了,你们莫要辜负他的心意。”

  孟存双膝一软,跪倒在地,嘶声道:“娘!爹爹将儿子过继给二叔,是为了让儿子少守两年孝不成!儿子岂是这等人?!昔日成宗生父过世,尚追封皇考守足二十七天孝期,我和三弟又怎能少守一日一月一年!”他和孟建同年出生,幼时就知道父亲只喜爱三弟,憋足劲奋发读书,科考入仕。却到此时才知道父亲为自己打算得不比三弟少,他那积年累月的一点怨气,此时都变成了内疚。子欲养而亲不在,他甚至没来得及和父亲好好说过几句话。孟存伏地大哭起来。

  孟建却怔住了,难道父亲坚持将自己和二哥过继给两位叔父时,已经心存死意?想到自己拿到爹娘分给自己的家业和三叔留给自己的产业时的沾沾自喜,他又羞又愧,噗通也跪了下来嚎啕起来:“叔常不孝,也是要和大哥二哥结庐而居守孝三年的!爹爹——!”

  作者有话要说:  注:

  不慎手误操作,今日更新断成两章了。

  下一章晚上晚一点再更新,谢谢。

  本章乐章引用自《宋史》,礼仪源自社会风俗史、《朱子家礼》、《司马氏书仪》。

  第133章

  孟存孟建的哭声浅浅低了下来, 呜咽如丧家之犬。

  孟在默默看着两个弟弟, 抿唇不语。自从目睹生母陈氏去世,他就一直沉默寡言。父亲的突然离世, 他并没有他们那么悲伤。他身上流的另一半血液, 姓陈。他永远记得母亲去世前一夜特地告诉他的话,父亲欠了陈家太多,总有一天要还。他和二弟不同,他不在意父亲对自己的态度。他不是赌气, 没有怨气,他是真的不在意。似乎身体里姓孟的那一半, 自从母亲自缢就一起死去了。他少年从军的时候知道父亲有暗暗托故交照顾他,可他不愿意留在辎重营, 他要调去前锋, 冲在前面。他不需要父亲的照顾。

  这几十年桩桩件件,他看着, 受着, 等着。现在这一天真的来临时, 他并没有半点解脱,只有麻木。他还可以继续等下去, 二十七个月不算什么, 他没所谓。孟在缓步上前将短剑拿起, 仔细打量了两眼:“娘,这个不祥之物,断不可留。让儿子处置了吧。”梁老夫人点了点头。

  稍后, 孟在从外面进来轻声说道:“许大夫已经好了,外院丧贴已经发出去了。娘,我带弟弟们先上屋顶为父亲招魂。”孟存孟建闻言才起身拭泪。梁老夫人点了点头:“好了,你们办好了,就让媳妇们和孩子们都进来哭吧,外面冷得很。”

  看着他们三个退了出去,梁老夫人疲倦地合上眼。贞娘轻轻地进来将暖手炉放入她怀里:“娘娘已经到了宣德楼——”

  梁老夫人苦笑道:“孟山定他这是到死也要和我做对呢。他是真疯了!娘娘宣召阿婵入宫担任女史的懿旨刚刚拟好,他偏偏这会儿自尽身亡,连儿子们的前程都不顾了。老大才进了枢密院几天?就不得不丁忧!我倒想知道他下去了有何面目见陈氏!”

  贞娘低声道:“恕贞娘多嘴,现在也只能这般将错就错,当作不巧病逝的了。”

  梁老夫人缓缓下榻,略整了整衣衫,对着贞娘拜了下去。贞娘立刻跪倒在地:“老夫人!你这是?!”

  “还请贞娘替阿梁在娘娘跟前遮掩一二!孟府上下几百条人命尽在贞娘你一念间了。”梁老夫人哑声道。

  贞娘落泪道:“您放心您放心!您只管放心!虽然是娘娘将奴赐给您陪您出宫,可贞娘也是有恩必报的人,当年宫变,若不是您,奴早已死了几十年!您别担心!贞娘必守口如瓶!”

  外面传来孟在三兄弟在屋顶高喊“父亲大人归来”的声音。

  腊月初九,安定侯大敛,虽有遗命万事从简,但翰林巷依然车马不绝。孟氏一族五服内的亲眷上门祭奠,哭声震天,夜里孟府外院内宅住满了众亲眷,茶酒司、油烛局、台盘司等四司六局的百多人忙得脚不沾地,日夜当班不断人。针线房的绣娘们彻夜不眠,为初十参加成服礼的亲属赶制各色丧服。

  到了启殡这一日,午后拜祭过祖先后,以方相为前导,孟在三兄弟率领小郎君们上马前往夷山祖坟而去。一出翰林巷,就见各家姻亲,官场旧友沿途设了祭棚。官家也特地派了赵栩设棚路祭,旁边又有定王府、吴王府的祭棚,也都筵席早设。一见孟府的人来了,齐齐鼓乐大作。

  启殡的队伍暂停了下来,一身银白色亲王素服的赵栩和赵棣簇拥着老定王上前路祭。在棺椁前焚香拜别,酹过三盏酒,老定王仰天长叹:“山定老弟昔年风姿,纵横巴蜀,本王甚是怀念。本王今日送君一程!”

  孟在三兄弟下跪还礼。老定王伸手去扶孟在:“起来吧伯易,山定有你这个儿子,也算后继有人。”

  孟在起身拱手道:“多谢殿下厚爱!伯易愧不敢当。”老定王看着他点点头,正要说话。忽然这时,后头牛车上跳下一人,拨开人群,直冲到老定王跟前,决然地一头撞向棺椁,砰地一声闷响,那人像枝头花坠落般委顿在地上。一瞬间,那沿途路祭地鼓乐声也停了下来,不少人惊呼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