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太子宠婢日常第84节(1 / 2)





  小云乐了,“我们家姑娘是昭训了。”

  小盛也为清莺高兴。这般以后吃的用的,便都可以好一些。

  又听说给换了饮琴院,便道:“那院子好。”

  南北都有光,比静竹院好多了。

  清莺始终没有说话,只在走的时候,朝着他点了点头,小盛艰难的回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去。

  等人走了,小云小心翼翼的道:“主子,小盛公公对咱们还是不错的,您别对人家那么冷淡,他是殿下面前得宠的人,咱们跟他好也能帮咱们一点。”

  她怕清莺晋了昭训就对小盛冷淡,觉得小盛没用,便担忧道:“俗话说,宰相门前还三品官,咱们还得跟他攀交情才是。”

  清莺也不知道怎么说,索性没说。小云倒是挺感慨的,“当初,还是小盛公公特意挑的奴婢来您身边。”

  清莺闻言,勉强笑着道:“我知晓了,只是刚刚没回过神来。”

  小云便理解她,“毕竟见了太子妃娘娘。”

  但无论怎么样,她家主子终于熬出来了。

  主仆两个人回静竹院,折筠雾已经给她送了三个小丫头两个小太监过来。

  刘四贵道:“这以后就是昭训您的人了。”

  几个人就跪下请安,清莺还没有如此被跪过,手足无错,“起来吧。”

  刘四贵谄媚的很,“清昭训,那您就好好歇着,有什么事情,尽管招呼奴才便好。”

  清莺点头,“麻烦公公了。”

  刘四贵心想不麻烦,不论你将来有没有造化,那他现在做点好事,说点好话,也一点不吃亏。

  清莺就开始指挥着奴才们给她搬院子。其实也没有什么好收拾的,一共就四个箱笼,其中一个箱笼是这些年得到的俸银和例行赏赐,其他的就没有什么了。

  好在她自己手巧,知道怎么做针线,只要有布,就给自己做好看的手绢和衣裳,倒是东西不多,却巧。

  即便是东西不多,这般搬院子还是有些动静的,皇后眼睛就盯着东宫,一听人报清莺挪了院子,成了昭训,就高兴的很。

  让人去叫折筠雾,跟大嬷嬷道:“这是个好的,贤惠。”

  等折筠雾来了,夸她,“你是怎么劝说太子的?”

  为了清莺的事情,太子可没少朝着她闹,自己的儿子,还能打吗?自然是自己把气受了。皇后为了他这臭毛病,受了多少罪?如今可终于有人能劝解了。

  折筠雾垂着头,很是乖顺,“儿媳就是那么直接说的啊。”

  她一双眼睛全是真诚,“清莺本就是殿下的侍妾,儿媳见她住在静竹院里,却是不妥,那里实在是太远了,不易侍寝。”

  就是说啊!皇后对这个儿媳妇越看越顺眼,差点就要引为知己,“就是个神仙,住在不起眼的地界,也要被人忘记吧?何况是人!”

  她拉着折筠雾的手,“你是不知道太子那个人,哎——你马上也要知道了。”

  那脾气,不是一般人能惹的。皇后猜测折筠雾这是因为刚嫁过来,太子给她面子,给蜀陵侯府面子,这才答应,之后怕是悬了。

  不过趁着儿子对儿媳妇有所忌惮和尊敬,便道:“你听母后的,这就去叫太子纳妾,多纳几个。”

  折筠雾:“……”

  她才刚嫁过来呢。

  皇后却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只迫切的道:“只要太子同意,这妾室的人选都不用你们操心。”

  折筠雾:“……”

  她就回去了。

  第二天艰难的撑着散架的骨头爬起来去长乐宫里请安,神色憔悴,“母后……怕是不行。”

  皇后大骂太子:“这才多久,就已经不忌惮你了。”

  她哭道:“我们母女两个,还真是让他拿捏住了。”

  第72章 宫宴  二更

  从长乐宫回去, 折筠雾的衣裳就已经被皇后哭湿了。太子问她可受了欺负,她带着迷茫的神色摇了摇头,“没有欺负, 而且好像成了……无话不说的母女。”

  在皇后的一生中, 好像藏了无数的委屈无处可说。对丈夫……皇帝后宫三千,根本懒得打理她, 对太后,太后也嫌弃她又蠢又毒, 时不时来个拖后腿且让人看不起的蠢招数,便让人头疼不已。

  对儿子, 那就更别说了,生了个儿子就像是讨命的, 小时候还算好, 长大之后,对着她就是横眉冷对,训斥她不准乱做事情。

  不准这个, 不准那个,最后还送了个嬷嬷看住她, 让她整个人都没了说话做事的自由。

  她又没有其他的孩子,也不想养别人的孩子,便在皇宫里一直没个人说话,如今来了折筠雾,本以为是蜀陵侯家的姑娘, 平日里不骂她就得了,两人相安无事。

  谁知道折筠雾竟然如此贤惠知人心。不仅让太子晋了讨人嫌的清莺做昭训,还听话的回去提及纳妾之事,可惜了, 儿媳妇是个好的,可儿子却不是,她气得咬牙切齿。

  便很多话就忍不出了,从太子骂她,管她,到这后宫的嫔妃都不是好东西,尤其是端王和余贵妃。

  这点折筠雾同意啊!端王让殿下当年发了多少脾气,掉了多少头发,一发呆就是半宿,东宫哪里有人不讨厌端王。

  她脑袋一点,脸上明明白白写着端王就是个坏水,余贵妃确实是个狐狸精,皇后说的都对,但嘴巴上还是谨慎的,道:“好——母后在宫里呆的久,儿媳听母后的。”

  皇后当时就泪决了,根本就忍不住,手帕哭湿了一条又一条,哽咽道:“这么多年,谁听过本宫的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