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太子宠婢日常第55节(1 / 2)





  殿下的名字,便也一直记在了她的心里。

  “在东宫的时候,奴婢也曾偷偷的写过殿下的名字。”

  她道:“只是殿下的名字,很难写。”

  太子笑了。

  “记得就好。”

  他撩开帘子,看向外面,“快到地方了。”

  到了地方,便要换辆马车。

  折筠雾也撩开帘子,“好。”

  没一会儿,到了地方,果然有一个大汉在那里等着,见了殿下跪下,道:“殿下放心,一路上必然不会有差错。”

  太子便去看折筠雾,路程迢迢,不宜耽误,他没忍住,依旧过去牵了她的手,扶着她上马车,见她坐定之后,道:“筠雾,要是受了委屈,就记得给孤写信,信寄到京都梧桐巷子第三家就好。”

  然后放下帘子,对大汉道:“去吧。”

  大汉哎了一声,赶着马车上路。而坐在马车里面的折筠雾却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突然撩起帘子,冲着外面的殿下喊道:“殿下——殿下——您说过,十五岁的时候会给奴婢取个小字——”

  太子眼眶一红,翻身上马,勒紧缰绳打马追去,他没让大汉停下,只骑着马追到了马车旁。

  她在马车里面伸出头,冲着他哭,太子骑在马上奔跑,侧着脸看她,悲痛不已,喊道:“珺——美玉也。”

  珺——折筠雾点头,“奴婢记得了,殿下,您也要记住奴婢的名字——”

  别忘记她,至少在偶尔回想从前时,也要记得有她这么一个人,曾经被他手把手教导读书写字,曾经被他殚精竭虑送出去过宫。

  她委实是个自私之人。

  折筠雾见殿下还狂奔打马追着马车跑,冲着他喊了一句珍重,便狠下心放下帘子,手摸着手串哭的不能自已,太子随着帘子放下,愣了愣,慢慢的也停了下来。

  他骑着马在大道上,看着前方而去的马车,扬起尘土阵阵,逐渐就没了身影,怔怔半响,才呢喃了一句。

  “筠雾啊,此去经年,恐是此生不见。”

  第45章 殿下,多谢你  二更

  从京都到岐州府, 需要一个半月。

  折筠雾一直很沉默,大汉有时候跟她说几句话,但大多时候不会说, 他只一个劲的赶路, 不过折筠雾能感觉的出,他看似是一个人, 但这路上绝对还有其他人在保护他们。

  在进入岐州府后,路渐渐的好走起来, 她先被领着去见了一个五十多岁的人,只他一人在, 她刚要行晚辈礼,便见他急忙拉起她, 道:“筠雾啊, 既然来了,便是一家人,不用客气。”

  然后道:“你以后便要换个名字了, 殿下可曾给你取好名字?”

  折筠雾点头,“珺。”

  翁健又问是哪个字, 等问明白之后,摸了摸下巴,觉得这个字很好,“是美玉。可见殿下对你的期许。”

  他虽然不知道太子为什么要费尽心思送这么个人来他这里,但是既然来了, 他定然要看护好的。

  于是笑着道:“那你以后便叫翁珺吧?小字做名用,小字珺珺,如何?”

  折筠雾行礼道谢,“是。”

  见了翁健, 便没有再见其他人,而是由翁健亲自带着她去见翁泷和翁二夫人,也就是她未来的父母。

  “他们二人一年到头都在岐山山里,一般都不见人,过着隐世的日子。你过去,也没有人知道,等过两年,你看看喜欢不喜欢,要是喜欢,便先呆着,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说。”

  折筠雾再次谢他,翁健哈哈大笑,“自家人,我如今是你伯父,不用客气。”

  他道:“说句不客气的,我家大孙儿都比你大,以后你的辈分可不低。”

  其实要不是殿下写信过来说给他们找女儿,他定然是要做这丫头大爷爷的。

  不过是个女儿也行,弟弟正好没有子嗣,将来给这丫头找门好婚事,或者殿下要是不放心,干脆就招个婿,这般也好,那弟弟就有个子嗣了。

  翁健便觉得殿下也算是做了好事,这丫头看起来老实本分,但又带着一股书香气,正好跟弟弟一块读书写字。

  等到了岐山山下,翁健便带着她下了马车,一边走一边道:“这山里就不能行马车了,哎,我说要给他们修条路进去,他们还不准,偏要什么幽径小道——这里鸟不拉屎,难道修条大道就不幽静了?”

  折筠雾听着他大大咧咧的抱怨,那颗悬着的心就慢慢的松了下来,如今快要八月,岐州府也不那么热,又是山间,竟然带了一丝凉意,她就抿着唇笑道:“可能就是喜欢小路。”

  路确实很窄,就两个人并排走的宽度,用青石板铺在地上,踩在上面也有股沁凉。

  走了大概半个时辰的模样,这才到得山上。那里倒是建了一座宅子,并不是很阔气,但是看起来就苍朴。

  门前有两人站在那里等她,身后跟着几个仆人。折筠雾知道这就是翁泷夫妻,她连忙几步走过去,直接给他们行了一个大礼。

  翁泷是个不假辞色的男人,见了她虽然欢喜,但是毕竟两人还陌生的很,不知道该如何说话,便看向自家夫人。

  翁二夫人姓沈,名筝,也不是长袖弄舞之人,只连忙拉起折筠雾,道:“是筠雾吧?”

  翁健连忙道:“以后就跟我们姓了,姓翁,名珺。美玉那个珺。”

  沈筝点头,“好,以后便叫你珺珺。”

  折筠雾便开口喊,“珺珺拜见阿爹,阿娘,伯父。”

  沈筝笑起来,“好孩子,咱们家可不兴拜来拜去这一套,你且随性自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