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第85节(2 / 2)


  现在隔壁的空中技巧第二轮比赛已经结束,前二十名决赛选手已经决出。

  如今裁判和工作人员正在齐力整理赛道,为女子组的比赛做准备。

  这时屏幕一跳,新的分数出来。

  余乐的目光顿时凝聚。

  第一名,h省队,孙毅。

  第一跳:68.30分(标红)

  第二跳:30.50

  第二名,魔都队,余乐。

  第一跳:65.20分(标红)

  第二跳:0.00

  第三名,h省队,周晓阳。

  第一跳:62.80分(标红)

  第二跳:17.00

  ……

  余乐看见分数的时候,扬了眉。

  他知道,孙毅还是一个非常有底子的运动员。他练了八年的滑雪,启蒙和初期或许慢一点,但到了国家队,经过更为系统专业的培训后,哪怕他才兼项坡面障碍技巧不久,各方面的能力肯定比余乐强。

  尤其是在“难度储备”上,余乐第一轮就拿出了他最难的技巧,后面肯定疲软,但以孙毅的“难度储备”,一定比余乐多了不是一星半点。

  明显孙毅想要提高难度冲击更高分的时候,发生了失误,才会在第二轮只拿到30分。

  坡面障碍技巧是一个非常讲究连贯性的运动,一旦在某个区域发生问题,就一定会影响速度,进而导致后续一系列的动作都无法如愿开展,分数就会降的很低。

  余乐幸运的,是他虽然在道具上有失误,但他的临场判断很快也很准确,在确认自己无法完成技巧下桥之后,就干脆不做也要保持速度。

  要不是他正确判断,没有逞强,那他第一个跳台的横叉都做不出来,滑上跳台的时候就会速度全失,直接掉落在跳台下的平台区。

  比赛就可以结束了。

  所以很显然,孙毅的失误不是在最后一个道具区,就是在第一个跳台上,总之让他被迫结束了比赛。

  除此以外,就是排名第三的周晓阳。

  作为国家队员,周晓阳的实力也不弱,平时训练也看见他能够拿出的难度技巧,如果发挥的好,超越余乐的分数也有可能。

  可惜也失误了。

  17分的成绩,说明他道具区出现的大失误,进而直接放弃接下来的比赛。

  这是很正常的事。

  坡面障碍滑雪是“极限运动”,失误率极高,在稳进决赛没有压力的情况下,选手一定会做更难的动作。

  而且如果是两轮做同样的动作,第二轮的分数一定没有第一轮的高,哪怕你做的再好。裁判更愿意看见的是创新。

  在各方面的压力下,选手就会在贡献出更多酷炫花招的同时,也贡献出更多的摔跤姿势。

  没有任何一个人敢保证,自己在坡面障碍技巧上不会摔跤,除非他什么都不做。

  看来孙毅和周晓阳对目前的分数还算满意,都去大胆尝试过,就是没成功,因而他们的分数没有变化。

  就像所有人告诉余乐的,第二轮开心地造作吧!

  余乐忍不住勾了嘴唇。

  越来越喜欢坡面障碍技巧这个比赛。

  自由度太高了。

  一旦想到以后自己可以学会更多的难度技巧,可以在一场比赛里随意地搭配完成,细胞就在蠢蠢欲动,战栗兴奋!

  他最后在户外看台的坐椅上坐下,这里是最后的准备区,在正规的比赛里,只有叫到名字的选手才能够坐在这里,准备上场。

  在今天的比赛现场,管理不严,选手们随便进出,只要不进入到赛道区域就可以。

  还没到他上场,余乐就先找了个地方坐下。

  屁股刚刚挨上凳子,一名选手闯进视野。

  那人从第三道具区潇洒地滑出来,如一道疾驰的黑光,来到跳台区域。

  第一个跳台正滑上台,倒滑落地,转体一周半,左偏轴,左手抓左板,一个【安全抓板】,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抓板方式。

  第二个跳台,倒滑上台,同样一周半偏轴转体,正面落地,右手抓左板,双板交叉成十字架,看来这个选手已经把一周半的空中技巧练的很娴熟,表现的相当稳定。

  第三个跳台,还是转体一周半,【日本抓板】,反向落地。

  虽然没有翻腾动作,但还是不错哦。

  全程流畅,落地也没有失误,即便余乐对坡面障碍技巧的打分还无法做到更专业的评估,也知道这名选手进入决赛应该没问题,他比罗刚滑的好。

  在平地上缓缓停下的选手,身上穿着和程文海一样的,h省队的队服,兴奋地挥拳为自己喝彩。

  他的队友也在看台上为他大喊助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