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大国制造1980第129节(2 / 2)


  何熙那个人吹毛求疵的,八成得挑他毛病。

  想到这里,陆华又把张千山埋怨了一下,随后又嘲弄自己:你看, 你发誓不踏入晴天发动机厂,现在不仅食言了,还得好好巴结人家,这脸都不要了。

  带着这种又求人又敏感的想法,陆华的脸色怎么可能好看?

  何熙进来的时候,一眼就看出来了,陆华和林志佳都站了起来, 都冲她笑,不过林志佳是内心激动,眼睛冒光,恨不得现在就要发言那种,而陆华则有点别扭:笑意不达眼底,他的目光还是以一种防备性的看着何熙,好像生怕何熙把他吃掉。

  不过何熙也没揭穿,直接问好落座,张千山作为主持,就先把情况说了:“是这样的,晴天机械这边有意推出整车,现在需要一家装配厂,我们沟通过后,晴天机械愿意把这个机会留给南河省,这是晴天机械对故乡的支持,非常感谢。”

  他说完就先鼓起了掌。

  何熙也跟着拍了拍手,随后张千山就又说了:“本来呢,我们是考虑南河省汽配厂,这家厂子历史悠久,中等规模,工人工种齐全而且技术不错。不过后来香河厂自荐请缨,我们考察了一下,觉得香河厂也是有一定优势的,所以就把两位都叫来,一起聊聊。”

  陆华本来还气着呢,一听就愣了,居然是主动请缨?不是张千山叫的?那林志佳怎么知道的?

  不过他再怎样,也是个厂长,场面上的事儿还是知道的,这话不能说,只能憋着。

  倒是张千山说完开头语,终于进入正题:“那我们现在开始吧。”

  何熙把话直接接过去了,她手里拿着两份报告,明确地说:“两份报告我看到了,香河厂比较详尽,而且对自己很有认知,汽配厂比较笼统,并没有写出来太大的优势。但今天的话题是撇开这个的,我有几个问题想跟两位厂长聊聊。还请知无不言。”

  林志佳立刻说:“那一定。”陆华也点点头。

  何熙就开始了:“第一个问题是,你们为什么会愿意选择跟我们合作?”

  这问题太简单了,陆华自认为是了解何熙的,她这人,口大爱吹牛,喜欢将爱国挂在嘴上,动不动行业发展,一讨论就是未来趋势。

  所以直接开口:“有两个原因。一是晴天机械现在发展迅速,我们都是一个行业的,也愿意配合你们的步伐,为夏国的汽车行业尽一份力。毕竟现在的趋势不太好。虽然我们签订了整车引进协议,但那用市场换来的,将市场都给人家了,以后我们夏国还不得被牵着鼻子走,只有我们自己有技术,强大起来,我们才有抗衡的能力。

  二是也有点私心,想在这样的一个大浪潮下,给我们一千多人职工谋个好饭碗。作为厂长,这是我指责。”

  陆华开始的时候是不愿意巴结何熙的,不过说起来倒是很顺溜,说完了也很满意。

  何熙点点头,没评价又看向了林志佳,林志佳一副老实的样子,坐在那儿直接说:“那我挺惭愧的,我不是不知道合资车进来我们会处境不好,但是顾不上这些。我之所以想尽办法跟您合作,是因为我们厂过不下去了。”

  “我们厂去年积压了1020万的资金,这里面一半是原材料,另一半是生产出来卖不出去的小汽车。都是欠款。”

  “后来机械厅看我们基本工资都发不出去了,就从海州那里将t185的组装拿出来给我们一部分,这部分可以保证我们能发工资,但是福利奖金一概没有,欠款的利息也还不上。”

  “这不是长久之计啊,ts1号拖拉机厂房已经建的差不多了,明年就可以上市,到时候海州厂的t185肯定会减产,我们又没法吃饭了。”

  “所以,我觉得您想做整车,必然会敢在合资车上市前,这是好机会,就来找您了。”

  两个人内容其实是差不多的,都看到了行业的危机,但陆华觉得还是他的立意高一点,林志佳的回答,就跟他这人一样,小家子气。

  不过何熙并没有评价,而是直接提了第二个问题:“你们能给晴天机械多少权利,又需要晴天机械做什么?”

  这问题就不太好拿捏度数,陆华觉得,这就是看大家对晴天机械让利多少,那后面回答的很容易可以更宽一点。

  他没吭声。

  林志佳倒是傻不拉几的,直接回答了:“是这么想的,我们厂一共890名职工,其中一线职工750名,管理人员和后勤人员140名。”

  “一线职工你们都可以用,我们的平均年龄很低,而且文化水平都不错,管理人员和后勤,则看你们需要,我也可以推荐。”

  他这么说,陆华心里就开始骂了这可是都给了,一点自己的不留,让他怎么说。

  结果林志佳还没说完:“可我对晴天机械的确是有个要求的,我们香河汽车厂建厂50年,在民国就有了,那会儿叫做香河维修厂,维修汽车的。创立人是徐中南老先生,他是位爱国人士,50年代,他去世的时候,将这个厂子捐给了国家。”

  “那会儿我们国家汽车行业完全没有基础,最基本的设计都没有,只能靠手工仿制老大哥的产品,那真是一点点焊,一点点用锤头砸,一点点磨出来的,我们凭着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儿撑过来了。国家需要汽车的时候,我们是连轴转加班,没耽误过一台。我知道,现在讲究竞争,我们水平不成,卖不出去很正常,但是,这股子香河精神,我不想丢。”

  “所以我的要求是,我们香河厂的牌子不能摘,如果条件允许下,有朝一日何总能有合适的技术转让,让我们这个汽车厂活下去,继续生产我们的五星牌小汽车。”

  林志佳那股子老实又憋屈的样子,其实真的很容易让人破防。

  起码张千山的眼睛就有点红了,这些老厂子,现在看起来都是累赘,他们设备老化,产品落后,质量一般,市场不认,不但欠了一屁股债,还有一堆人要养,都是麻烦事。

  但必须说,他们都是为了建设祖国贡献过的。在需要的时候,这些人抛家舍业、克服万难,撑起了夏国汽车行业并不大的一片天。

  张千山忍不住说:“老林啊,你有心了。”

  倒是陆华没想到,林志佳居然打感情牌,不过他觉得没什么用,感动有什么,曾经奉献有什么,当时他们找何熙不也说自己不容易,何熙也没松口卖发动机给他们吗?

  他想了想说的是:“我们都可以。”

  何熙点点头,又问了几个问题,陆华和林志佳的角度总是不一样,何熙听完后,就对着两位说:“我需要考虑一下,然后和张处长再商量一下,谢谢两位厂长了。”

  这倒是正常的,陆华和林志佳立刻站了起来,何熙就把他俩送出了门,等着回来,张千山就问她:“你怎么想?”

  何熙说:“就香河吧。不过还是要去实地看看在公布。不过,应该没有什么大的变动。”

  “一是林志佳的报告写得很详尽,工人的年龄分布,各工种的级别人数,都有。这些东西都是客观的,我去了也是一样。至于设备,他也写了,但我看了看,其实能用的不多,还是需要新设备,我去了也没用。”

  张千山也不意外,原本他觉得汽配厂合适,人多地大设备稍微新一点,只是陆华的表现实在是让人不满意。尤其是今天回答何熙的问题,假大空,比起林志佳来说,太不真诚了。

  其实有时候,条件是一方面,人是一方面,人不合适,宁愿选择差一些的,更何况,香河厂从年龄和文化水平上也有优势。

  他就说:“我知道了,你这两天有事,高考过后吧,我安排你到香河厂参观。”

  这事儿定了,何熙就直接赶回了家。

  直接去的青阳县,李一民是在青阳县一中参加高考,何熙到的时候,是七月六号,这会儿县一中已经放假了,美其名曰让大家放松放松。

  不过,哪里放松啊。

  何熙平时到家,家里那叫一个热闹,有做饭的,有看电视的,有打牌的,有聊天的,何熙今天停车下来,院子里安静的跟没人一样,她还说呢:“不对啊,大舅他们都来了,怎么这么静?出去了?”

  伍永城就说:“要不送您先去发动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