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六章:细品茶语(2 / 2)


“所以是否可以回答刚才的问题了呢?”周扬转入正题道,“莱特先生。”

“周兄认为我只能选择回国,或是留下吗?”莱特道。

“先生曾经对在下说过,希望我能够加入您的伟大航路,原来是真的。”周扬回想起当时和他在地下黑市的交谈,忽然现自己问的问题,如今仍是得不到想要的答案。

可是莱特反倒坦白地说道:“航海之路随时欢迎周兄的加入,这话也一样,永远有效。”

直至此刻,周扬才真正松了口气。

没有莱特这实力雄厚的强敌,可以少想很多问题,现在倒可尝试着,在他离开中原之前,是否有合作的可能。

于是便试探性地问道:“就因为我是这柄铁枪的新主人?”

莱特坦白地道:“一半一半吧!若是周兄没有真材实料的话,在下也不想多个累赘。”

周扬追问道:“除了在那无边无际的海洋,自由自在的航行,我实在想不到,有什么理由加入先生的行列,更何况先生手下高手如云,多我一个不多,缺我一个也不会少,对吗?”

莱特道:“既然周兄不打算加入,在下也早就不再多作废言了,只不过,周兄为何不有话直说呢?”

周扬被说得老脸微红,再不敢对这聪明的商人绕圈子了,坦然说道:“我想向先生借点东西?”

莱特放下茶杯,手掌上翻,示意他但说无妨。

“请先生借点钱给在下吧!”周扬道。

“想借多少?”

“一万两。”

“银两?”

“不,是黄金。”周扬没等对方说话,便紧接着答道。

可是当自己话刚出口,便觉得心虚了。

这么大一笔钱,那可不是开玩笑的,要知道朝廷早已失去威信,在这种通货澎胀的时期,物价早已上涨到货币失去价值的程度。

一般商人都是用银两交易,小买卖则是利用碎银子。

然而,哪来那么多碎银子呢?

很多人都习惯用等价货物作为交易,不足的才用银两补全。

一般的寻常百姓,每个月开销还不到半两银子,一名士兵每月饷钱也就一两银子。

如今一两黄金就足够,让一个寻常百姓无忧无虑地过上一辈子,相当于一名士兵近一百年的饷钱。

那么一万两黄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不过莱特听完对方的天文数字,丝毫没有半点动容,若无其事地反问道:“周兄打算投资在洛阳那钱庄上吗?”

周扬心中一怔,汉鼎钱庄虽然不是什么密秘,但是钱庄这样的概念,除了荀彧和卫觊之外,却没有人知晓。

包括曹操也只知道个大概,却对这种时代的商业手段一知半解。

可是莱特居然可以一语道破对方的想法,可见他曾经对这钱庄,做过相当深入的研究,只不知道已被摸透了几成。

莱特就像已经得到了答复一样,又问:“那么在下投资这一万两黄金的话,能得到什么好处呢?还请周兄赐教。”

周扬心里早有一套准备好的答案,要不然怎么敢狮子大开口,凭口吼出这堆积如山的黄金,便胸有成竹地道:“先生是个胆大包天的商人,否则岂能成为罗马帝国每一个,也是唯一一名跨国走私丝稠的巨商,所以对这种新式投资,只要判断绝非纸上谈兵,就一定会找机会进行投资,摆在您眼前的,就是这么个机会。”

莱特微笑道:“那么下文呢?”

周扬又道:“当然是由先生成为汉鼎钱庄的大股东了。”

莱特再怎么聪明绝顶,也不可能听过“股东”这么个玩意儿,忍不住问道:“什么意思?”

周扬便把什么是董事会、ceo之类的商业职称,转换成更通俗易懂的意思,耐心地解释了一遍之后,才道:“相信凭先生的眼光,自然能够看到这种商业方式的前途,不知道先生对在下是否有信心呢?”

言下之意,自然是由自己担任bsp; 不过他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这种费脑伤神的伟大任务,自然是交给荀彧这类的顶级大才去做了,自己只要把思路整理清楚就可以了。

果然莱特开始陷入了沉思,似乎在计算着这项庞大投资背后的风险。

良久后,这跨国巨商终于作出了决定。

周扬期待着他的答复,但是表面上仍保持着绝对冷静,于是把目光移到再次沸腾的水壶上,微笑道:“我想我已经想到茶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