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节 人少也得上(1 / 2)

第三十节 人少也得上

第三十节人少也得上

对在武器、补给、训练、环境等各个方面都没有什么优势可言的抗联来说,想要打败敌人,唯一的办法就是用人数来弥补这些弱势。(!.赢q币)因此,在作战中比敌人多付出几倍的伤亡是再正常不过。

有了伤亡,那就得补充兵力才行。但在这本就人少的东北地区,想要补充战损是十分不容易的事情。而敌人又要使出釜底抽薪的办法,要消弱抗联方面这唯一的优势。[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如果真是连兵都招不起,那还怎么继续保持现有的根据地?不用多长时间,抗联会再次上演前几年的快衰退的过程。

叶磊绝不能让刚刚重新展起来的抗联重蹈覆辙,为此他必须得提前有所准备才行。如果等到敌人完成了所有准备之后,那抗联再想翻盘就太困难了。

其实,前几年抗联也有这种机会。如果他们在当时积极主动地破坏敌人要执行的集团部落等政策,那也不至于三万多人减少到几千人。

为了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为了避免在春天时,没有足够的兵力进行反讨伐,叶磊不得不再次拼一把。

现在的叶磊可不是一个人,更不是草头王。作为抗联的一员,作为镜泊湖临指的总指挥,他必须得为自己的每一项决定负责。

这次也是。他虽然下达了比较极端的命令,但对于这样的而安排,他也是争取了总司令部方面的意见。

杨靖宇方面也知道,叶磊的这种战法虽然看起来很是冒险,但从整体角度上考虑,这样的打法也不是一无是处。

他们不知道用这种方式能不能解救这批要被转移走的青壮年,能不能继续展起来。但有一点是十分肯定,北线的如此战斗,会吸引关东军的注意力,并会牵制更多的敌人。

敌人的战斗力是很强,但他们要围剿一支不断运动作战的抗联部队,那也是要投入几倍的兵力才能完成围剿。

镜泊湖临指方面现有的兵力主要是**师、一〇四师、一一一师,再加上其他作战部队,其总兵力应该在四万多一些。

而这四万兵力如果运动起来打大范围的作战,那敌人至少要投入两倍的兵力才能完成对他们的讨伐。

两倍,那就是八万以上的兵力,如果全是日军,那至少也是四个师团以上。(最稳定,,)就算加上伪军、日军还得派出两个师团才行。

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但如果敌人抽掉了两个师团围剿镜泊湖方面,那京图线以南的根据地就能减少很大的压力。至少在北部防线上,他们只要再派一个师的兵力支援牡丹岭军分区,那几本能够稳定下来。到时,他们的压力就会主要在西线和南线方面,其状况与整编之前的四路军是及其相似。只要能做好龙岗、老岭地区的防守反击作战,他们完全有可能继续守住吉辽根据地。

南边是能稳定下来,但镜泊湖方面的情况就有些危险了。已经分散作战的各支部队,如果不能战决完成任务,那他们很有可能被敌人牵制住,无法及时撤回军分区。而在这事,如果第八师团从北直接南下,就能直扑石湖地区,甚至是敦化也能重新被敌人所占据。

但就以镜泊湖军分区的目前情况来看,他们还真只能这么做。除此之外,还真么有其他更好的办法。

所以,总司令部方面也同意了叶磊的这个作战计划。虽然暂时还不知道具体是会怎么打,但有一点是明确。那就是,北部方面的战斗规模肯定是要扩大,战斗范围也会变大。

既然敌之亡我之心不死,那也扯不上什么策略不策略了。反正中央有扩大作战范围,牵制更多敌人的指示,这样作战那刚好符合指示的要求。

看吧,你不是不同意执行中央的命令吗?到头来还不是按要求进行?!

可能会有人这么想,但叶磊却没有这么考虑过。战斗规模和范围是肯定会扩大,但叶磊还是给自己定下了一些规矩。

他的想法还是没有变。他认为,现在是最为关键的时刻。越到关键时刻,那就得更加小心谨慎才行。

他的想法跟杨靖宇等人有很大不同。在他们看来,这边多进行牵制作战,那关内方面的反击会来得更快一些。至于叶磊提出的那个假设,他们到现在还是存有很大怀疑。生了那件事情那还好,如果没有生,而抗联就这么白白消耗掉半年,没能继续展起来,那对整个抗日战争的影响就不是一点两点了。

而叶磊始终认为,就以目前的中国之实力,想在短时间内进行反击那还真是有些困难。要不然怎么会等到四五年,美国扔下了原子弹后,小鬼子才不情愿的放下武器?

同时,叶磊自己也是在想不起来中国方面进行过反击作战,收复领土。好像都是日军投降后,才得以接收那些被占领土。

所以,叶磊的目标也很简单,他的目的就是在保证自己能够继续坚持的前提之下,尽量不影响大事件的生,等变化最终出现之后,再找机会快展。

在这个角度上,叶磊可是日本南进策略的坚决拥护者。这要能让小鬼子南进,叶磊都愿意现在就停止一切军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