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节(1 / 2)





  连姜老太太那样的人刚刚进来的时候也是很紧张的,对她行礼的时候双手都在发颤。但这位姑娘却是举止落落大方,面上再没有一丝惊慌紧张。

  看起来实在是很沉稳镇定的一个人。

  就同姜清婉说话:“你是永昌伯的女儿?”

  姜清婉站起来屈膝行了一礼,垂首作答:“起动太后垂询。臣女正是。”

  声音听起来很平静,面色也如常,不卑不亢的。看的薛太后心中一喜,笑道:“是个沉稳的好孩子。”

  说过了两句话之后,就叫姜清婉坐。然后又跟姜老太太和姜惠妃说话。

  知道姜老太太是过来谢恩的,她就笑道:“这母女天伦,是该要经常见一见的。以前老夫人你在甘州便罢了,往后无事就可以进宫来见一见惠妃。也可以过来同哀家说说话。”

  薛太后现年也是六十多岁的年纪。当年是宁王的一个妾室,后来宁王死了,儿子做了宁王,又做了皇帝,宫里也没有太妃之类的,竟是想找个年纪差不多的人说话都难。未免会觉得寂寞孤单。这会儿看到姜老太太,见她说话知趣,年纪也和她相仿,便和善的说了这话。

  姜老太太自然要站起来恭敬谢恩。又恭维了几句,薛太后看起来很高兴的样子。

  得知她们待会儿还要去跟皇后谢恩,薛太后就笑道:“现在已经入了夏,老夫人也六十多岁的人了,怎能顶着这样的大日头奔波个不停呢?若中暑了可不是好玩的。”

  就叫了个内监过来,吩咐他:“你去永寿宫将皇后娘娘请过来。叫她将四皇子也带过来,哀家也有好几日没有见到弘业了,心中也着实想他。”

  内监恭敬的应了一声是,转过身出殿。

  姜清婉的右手慢慢的攥住了自己的衣袖。

  袖口也绣着花纹。是藕荷色镶银边的玉兰花纹。银线没有其他丝线顺滑,摸在指尖就要粗糙一些。

  对于自己上辈子的这个小姑子,若要姜清婉说,那便是心比天高。但人又不够聪明,还心胸狭隘,自私自利。

  她还记得上辈子她刚嫁给崔季陵的时候,崔季陵怜惜她,觉得她本来可以过着锦衣玉食的日子,但偏偏为了他过着这样贫寒的日子,总是想要给她好东西。

  那次他背着她接了寺庙里的经书回来抄。原本就要准备会试的人,日夜攻书,还要抄写经书,简直没有休息的时候,眼中经常有红血丝。后来得了这抄经书的钱,他就去首饰铺子里细心的挑选了一支红珊瑚簪子送她,作为她十六岁的生辰礼物。她很喜爱,却被崔华兰得知,就来质问崔季陵为什么也没有给她买一件首饰?还闹着一定要那支红珊瑚簪子。

  崔季陵自然是不允的,还严厉的呵斥了她几句。她便哭着闹到了崔老太太的面前去,添油加醋的说了许多话。

  崔老太太又是个护短的人,不问缘由,便说是姜清婉的错。若非最后崔季陵下跪求情,只怕崔老太太肯定是要责罚她的。

  但到最后,那支红珊瑚簪子却是好好儿的就断成了两截。姜清婉知道,肯定是崔华兰背着她弄坏的。

  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不能得到,这便是崔华兰的性子。不过那个时候自己总想着孝道,也不想惹事,让崔季陵分心为难,就从来没有对崔季陵提过此事。也没有找过崔华兰的麻烦。

  现在想来,还是有一丝遗憾的。至于那支红珊瑚簪子,谁知道现在怎么样了呢。肯定是被扔掉了。

  心中正想着这些事,就见有个宫女进来通报,说是皇后娘娘和四皇子过来了。

  姜清婉转头望过去。就见崔华兰穿了一件大红色纱绣百蝶穿花的夏衫,满头珠翠。看起来实在是很华丽。手中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想必就是四皇子了。

  姜清婉看到四皇子的时候怔了一下。

  这孩子生了一双长眉,双眼明亮。有完美流畅的下颌线,不笑的时候面相清冷,看起来不好接近。

  都说外甥像舅,这位四皇子跟崔季陵的相貌确实很有几分相像。

  看到崔华兰过来,薛太后的双眉几不可查的蹙了一下,不过很快的就恢复面色如常,伸手叫四皇子:“弘业,到祖母这里来。”

  又叫崔华兰起来,同她引见姜老太太等人:“这位是姜惠妃的母亲和侄女儿。”

  姜老太太赶忙的起身对崔华兰行礼谢恩。姜清婉虽然心中不愿,但也只得跟随姜老太太的动作。

  崔华兰以前就是个傲慢的人。总觉得自己祖父做过京官,她就是官宦之后。这会儿做了中宫皇后,自然是越发的目中无人起来。看也不看姜老太太和姜清婉,只漫不经心的叫她:“起来罢。”

  姜老太太原本还想着,待会儿去给崔皇后谢恩的时候委婉的提起崔姜两家是世交的事,但现在薛太后也在这里,自然是不好提的了。便只得罢了。

  薛太后这时正在摩挲着四皇子的脖颈,面上慈爱的跟他说话:“我听宫人说,前儿你中暑了,可是真的?现在可无碍了?”

  四皇子是个不安分的,坐在薛太后身边身子扭动个不停。说出来的话也是没有过脑子的:“还不是都怪杨将军。这样热的天,还叫我扎马步,练武,我能不中暑吗?皇祖母,你快下道懿旨,杀了杨师傅,抄了他的家,看他往后还怎么叫我扎马步,练武。”

  姜清婉听了,就看了四皇子一眼。

  相貌是有几分像崔季陵,但这性子可是一点儿都不像。崔季陵是个冷静内敛的人,而且在读书习武上面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再如何的累也都默默的受了,从来不会对人说一个字。

  薛太后很不高兴,眉头都皱了起来。

  她抬头看着崔华兰。

  崔华兰也是个不会看人脸色的,反而还附和着四皇子说道:“这个杨将军确实太严厉了,不晓得变通。皇上虽然让他教皇子们习武,但弘业才多大?就要对他这样严厉。臣妾见了很舍不得。所以前儿弘业中暑了,这几日臣妾就没有让弘业再去练武场。”

  薛太后听了,眉头就皱的越发的紧了。不过也没有说什么,只问道:“这件事,你可对皇上说过了?”

  一听这话,崔华兰就笑了起来:“自然说过了。皇上也同意臣妾说的话。还说现在才初夏就已经这样的热了,往后怕不是会更热?弘业尊贵,如何能在大毒日头底下练武?便恩准弘业这个夏天都不用再去练武场。”

  眉眼间的得意之色是掩都掩不住的。肯定是心里觉得皇帝宠爱她儿子,待她儿子不比其他皇子。

  姜清婉唇角微弯。

  可知捧杀这两个字?可笑这崔华兰不但不知,反而还洋洋得意。

  看来皇帝心中也是忌惮崔季陵的。不然也不会如此放任四皇子和崔华兰如此这般。

  薛太后心中也自然深知这一点。而且在得知皇帝说过这番话之后,皱着的眉头立时就松开了。

  四皇子虽然也是她的孙儿,但她也并非只有他一个孙儿。最重要的是,仙去的那位薛皇后是她娘家的侄女儿。现在的太子就是薛皇后所生的大皇子。她心中肯定还是希望太子殿下更有出息,将来登上帝位,他们卫国公府才能一直显赫下去。

  就没有再说这件事,反而是和姜老太太说起了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