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八十六章





  赵学和墨衡一路询问便来到了讲坛,只见一排排的杏树整齐错落在一片空地之上,而整片杏林皆爆满了杏花的粉色,杏林的中央便是一个亭子,亭子当中坐着一位年迈的老者,便是子尧了,子尧的身边还坐着一个抚琴的年轻人,而在亭子之下却有几百人都身着儒衣跪坐在杏林之中聆听着子尧讲学,子尧此时正在讲着音律。

  这个讲坛完全是仿照着当年曲阜杏坛而建立的,看来这个子尧是孔子的再传弟子应该不假,这可是赵学来到这个时代之后第一次正式接触儒家,虽然以前他经常听人说儒家,可是自己并不能说非常的了解,忽悠忽悠墨衡也就算了。

  “夫琴者,有五声,五声者,宫商角徵羽也,何谓宫商角徵羽,宫乃五声之首,宫声便是为君之声,君领万民而听礼乐者,是为宫。商乃五声之次,商声便是为臣之声,臣侍君以垂拱国家,是为商。角乃五声之中,角声便是为民之声,民作耕赖养济君臣,是为角。徵乃五声之叔,徵声便是为事之声,事得贤者治乱之理,是为徵。羽乃五声之末,羽声便是为物之声,物甘其力用以天下万人,是为羽。”子尧在亭内和着琴声向下面的弟子讲到。

  这时下面一位穿儒衣的男子起身向子尧提问道:“夫子所讲琴之五声令弟子茅塞顿开,但弟子尝闻乐理者实为七音,变徵之声与变宫之声为君事?望夫子示下。”

  子尧微微笑着,然后也同样站起来对着这个学生说道:“为师方才所讲的五音之本乃是周礼所命,既然他问道了其他二音,那为师便向你们说说罢,琴者五音本不出乐,而后人加之变徵、变宫使得琴乐通理,变宫者,为变君,君不守礼万民可起而诛之。变徵者,为变事,无论大小事宜皆有万变其理,而我等将求索变事之理,便可实乃与天道,实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乃不可变,可变者皆是五音之外事矣。”

  “弟子懂了夫子的教诲。”这个学生说罢便坐回到了刚才的地方。

  子尧依旧微笑着对着下面说道:“那二人是谁?”

  子尧说的正是赵学与墨衡,他们二人一直是以旁听生的身份来听子尧讲课,赵学则是一句也听不懂,而墨衡却是听得津津有味。

  赵学和墨衡看着众人的眼光,便径直走到了子尧的面前,然后行礼,赵学说道:

  “在下赵学,安城人士,特来当城聆听夫子授课。”

  “竟然是公子,我岂有不讲之理。敢问这位黑衣的人是谁?”子尧又向墨衡问道。

  墨衡马上回答:“在下墨衡,滕州人士,乃是自愿前来拜夫子为师,墨衡求学心切,以从夫子之学而报国家,还望夫子收下墨衡。”

  墨衡听到了赵学的名字,但是他并没有多大的兴奋之情,反而是子尧和下边的学生听说了赵学的名字之后发生了不小的混乱。

  “看你一身黑衣如此暗淡,所仕学之心也定是同这黑衣一样,公子赵学可以留下,你还是回去吧,等你醒悟了自己求学的目的再来找老夫吧。”子尧严厉地回答。

  赵学此时见子尧态度转换如此之快,心里也急了起来,他决定要帮墨衡留下来,但是还没有等他开口,墨衡便说道:“不知夫子如何仅从墨衡的衣服上便看出了墨衡求学心假,墨衡自幼家境贫寒,实在买不起其他颜色艳丽的衣服,可是如果仅仅从衣服上便断定墨衡求学之心不诚,那夫子是否有些欠妥呢,墨衡还是希望可以留在夫子门下求教。”

  赵学也赶忙说道:“夫子,墨贤弟所说句句属实啊,我二人今日一同来的,不到一个时辰便来到了讲坛,如此之快全是拜墨贤弟所赐啊,如若不是他激励我坚持走下来,那我便是走上三日也到不了当城了,如此足矣看出墨贤弟的求学之心,孔老夫子常说,师者不以类聚而教,怎能从一件黑色的衣服便可断定墨贤弟求学之心不实呢。”

  “好了,既然公子如此为你求情,那老夫便收下你这个徒弟,但是你以后不可再穿黑色的衣服,应当穿儒衣。”子尧又转向刚刚抚琴的男子说道:“你一会领着墨衡去换上一身干净的儒衣,然后便安排一下他们吧。”

  “是,弟子谨遵师命。”那个被吩咐的人说着。

  墨衡向赵学说道:“赵兄,刚才真是谢谢你了,如今我也是儒门中人了,如若刚才夫子没有收下我,那我还真的不知要何去何从了,只是今日赵兄便帮助我两次了,我还真是不知道将来要如何报答赵兄了。”

  赵学见子尧同意收下墨衡之后,心里便长出了一口气,这样一来他的政治投资便更推进了一步,可是子尧刚才的话语也是令赵学有些失望,号称有教无类的儒家为什么因为一件衣服便要拒收墨衡为徒呢,难道会是因为自己是贵族而墨衡却没有么,赵学本不愿意这样去揣摩子尧的心意,但是顿时又觉得无可奈何。

  “墨贤弟不必如此拘礼了,如今夫子也算是收下你了,你我二人这一趟当城没有白来。”然后赵学又转向那弟子说道:“这位兄台,一切便劳烦于你了。”

  赵学并没有打算长期在这里听课,他只是随便听听就走,犯不着拜子尧为师。所以安排好墨衡就好,他始终认为墨衡不是一个简单的少年。

  那个弟子随即说道:“不烦,不烦,闻听公子与墨衡到当城竟然只需一个时辰,我实在佩服啊,能有如此坚毅之心的人又怎可能用不诚之心来向夫子求学呢,不过夫子是格外重视弟子的穿着与仪态,师弟下去之后便潜心改变一下罢。”

  就这样,墨衡穿上了一件儒服,可是这儒服的风格跟他的风格真的一点都不符合,本来衣服就是给人穿的,但墨衡穿着儒服简直是有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

  “多谢师兄。”墨衡说道。

  墨衡在那个弟子的带领下再次来到了讲坛,当他换上了一身儒衣之后显得别有一番风味,墨衡笑着看赵学,然后说道:“赵兄,哦不,公子,没想到我换上这儒衣之后倒是显得玉树临风了,不知道夫子看到墨衡如此的打扮还会赶墨衡走么,只是这样一身儒衣做下来要花费不少钱财罢。”

  “不碍事的墨贤弟,如若这儒衣需要花钱买的话,为兄帮你垫上便是了,你大可放心在此求学,他日发达了不要忘记为兄便可。”赵学爽朗地说道。

  “我还是称呼您公子吧……”墨衡有些不好意思。

  没一会,子尧便咳嗽了几声,示意下一堂课该开始了,况且还有一个下午的时间呢,他们儒家绝对会好好利用这些时间。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尧连发了几个问,然后又说道:“今日又有人拜到了老夫的门下,称墨衡,望你专心求学,不可半途而废,不可妄自省身,不可临渊羡鱼。”

  “是,弟子知道了。”墨衡和赵学赶忙起身行礼。虽然赵学没有拜师,不过他毕竟也要听课,所以还是行礼比较好。

  接着子尧又说道:“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尔等年岁尚青,正处于志学之年,而老夫却已年过耳顺,不知者不为怪也,尔等不知可曾听闻礼乐之音,昨日为师向你们讲述了五音有人还尚有不明,难道你们都明白了么,不过老夫不会责罚与你们的,今日就让弟子们再抚琴一曲,是为周礼之乐,是为伦理之乐,是为教化之乐,是为君子之乐,尔等将要用心去听便可,稍下便需说出感受了。”

  子尧说罢便叫那弟子开始弹琴了,他抚出了一首激荡的音乐,众人都闭上了眼睛专心聆听,而子尧也走下了亭子环察在弟子左右,只听音乐时而激荡澎湃,时而如小桥流水,时而又如苍天之大雁掠过,令人难以捉摸,众弟子都在聆听着琴声,可是此时却站起了一位儒衣的男子,他对着子尧说道:“夫子,我有些不明,他所弹为周礼之乐,为何我却听出了靡靡之音的感觉,究竟是我的耳朵失聪了还是周礼的乐声本就如此,还请夫子示下。”

  “你问的很好,老夫正要向你们解释这礼乐。夫礼乐者,教化万民之本也,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而无民尚由尚知。礼乐是用来教化万民的,如若不是心中不纯者,有怎可听出这其中靡靡之音的韵味,音者自古便无尚礼与靡靡之分,皆为后人所篡也。其实老夫让你们来聆听这段琴声时并没想让你们分辨其韵味,但是周礼之乐总是还有这些瑕疵,不过并无大碍,老夫已经将这些瑕疵都去掉了,再为诸位师兄弟再抚一段罢。”子尧对着那个弹琴的弟子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