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1 / 2)





  “我愿意参加。”

  龙泉摇头,“我不需要学生兼职替我打工,我也不缺投资,你想要来的话可以,现在去找导员交退学申请,我会带你一起创业。”

  “……”张淼沉默了,“我回去和我爸妈商量一下。”

  需要商量吗?他们肯定不会同意啊,毕竟他们还有不到一年就毕业了,下半个学期就开始实习了,这等于离开金光大道,去走羊肠小路。

  “我不需要连自己的事都不能决定的合作者。你还是个孩子,就做孩子应该做的事吧。”龙泉拍了拍他的肩膀离开了。

  张淼看着龙泉的背影,他知道自己做了自己人生中第二次错误的决定,又一次看着精彩的未来离他远去,可他没有勇气继续向前和龙泉一起去赌那个看不见的未来。

  为了音乐播放器收购一家企业和研发部门,在九七年是疯子一样的行为,薛琳为了这个疯狂的行为一个人带着两个助理和一个律师在南方各省考察了十家企业,最后确定了收购目标。

  一家老板醉心于研究,不善经营导致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进入了薛琳的视线。

  正确地说薛琳快被系统的尖叫声给吵精神分裂了,好像她不收购这家企业,系统就准备把她弄疯一样,不停地叫喊收购!投资!买下来!这个男人是天才发明家!

  天才发明家?弱智经营者?

  当然了,这两种身份是可以并存的,否则科斯拉将会比爱迪生更成功。

  薛琳买下了这家企业,在听说薛琳会建立产品研发中心之后,这家企业的老板差点儿将企业送给薛琳。

  薛琳跟着他一起检查产品室,发现了至少三项没有注册专利的重要发明和十项已经注册专利却没有被好好利用的发明,薛琳又良心地给了他三百万的补偿。

  这个名叫朱之聪的男人笑得像是捡了个大元宝的孩子。

  天知道他为了自己的发明,把父亲留下的价值千万的企业搞到濒临破产,投入无数资金在研发上自己却每天啃馒头。

  薛琳请了一整个团队的专例律师,将所有发明做了全球专利申请,并且将音乐播放器的构思提供给了他。

  像是龙泉说的,一切技术都是现成的,缺乏的只是一个创意,朱之聪三个月之后就将样机拿了出来。

  四四方方的小盒子,存储芯片可以存储一百首歌,识别两种格式的音乐,有与可以与电脑联接的数据线。

  薛琳将这种播放器命名为乐精灵。

  第62章 乐精灵(二)

  九七年年尾, 华夏出现了两种新生事物, 准确的来说是“一种”。

  乐库上线, 这是一种音乐播放、搜索软件,只需要下载这种软件到电脑里,你就可以搜索下载任意歌曲,歌曲资源分三种, 第一种是免费的,你可以下载、播放, 这种大多数都是比较经典的老歌, 第二种是收费的,价格不贵, 1分钱一首歌, 同样可以下载播放这种是已经推出两年以上歌曲, 一。第三种收费稍贵, 一毛钱一首歌,都是新歌。

  同时乐库有年费制,每年的年费是五十元, 成为会员之后, 除了第三种七折购买之外, 余下的音乐资源全部免费。

  乐库同时接受原创歌手上传自己的歌曲,根据点击下载率与乐库按比例分成。

  第二个新生事物是“乐精灵”这种东西好像一夜之间冒出来的似的,所有的娱乐圈明星、名人, 似乎都有了这东西, 可以将下载的音乐导入在里面, 随身携带,用耳机随时欣赏。乐精灵价格不贵,三百块钱,同时赠送激活码,凭激活码可以成为一年的乐库会员。

  随着电脑的普及,这两种东西同样快速流行,尤其是年轻人,没有乐精灵=土鳖。

  乐精灵从华夏走向了全世界,99美刀的价格对于外国购买者同样“厚道”,同时海外版有黑白两种颜色可供选择。

  薛琳本来的打算是三年之内实现盈利,实际上乐精灵半年就实现了盈利。

  乐库因为购买了国内外的音乐资源,与国内的音乐版权机构分成之类的,确实现阶段是赔本赚吆喝,但发展势头良好,尤其是大量的原创音乐开始涌现。

  你可以说他们品味不高,也谈不上什么艺术性,但多数朗朗上口,非常有趣。

  薛琳又租了三层的办公室给乐库,其中有整整一层是用来放置服务器的。

  乐库由她出任董事长占股百分之九十,龙泉出任ceo,占有百分之十的股份。

  乐库的成功使得无数投资人找上了门,薛琳一概谢绝,她不缺钱,并不想稀释股份,更不想卷入it寒冬。

  她忙着乐库方面的事,难免有些忽略了其他,直到接到了全庸带着几分幽怨的电话才想到自己已经四次路过出版社却过门不入了。

  带着两盒西点,她满怀歉意地推开了出版社的大门,欧阳主编递给全庸一张一百元的钞票,“我输了,她来了。”

  全庸笑嘻嘻地接过钱和薛琳递上来的点心,“光是点心是不够的。”

  “今天中午,烤鸭怎么样?”

  “只请我一个?”

  “请所有人。”薛琳大声说道。

  全庸推开主编室的门大声喊了起来,“都别订饭了!中午薛老板请客!吃烤鸭!”

  薛琳被全庸逗得咯咯直笑,文人有时候也是有趣的,多数的时候像个孩子。

  全庸找她不光是因为觉得自己被冷落了想要争宠,他在说更大的事。

  他的第三部 小说杂志连载完结并已经出版了,现在可以说是风头正劲。

  影视方面有好几个人过来打听版权价格,全庸却有点拿不定主意了。

  王庆林版的大漠英雄传,拍得跟正经历史剧似的,好归好,总少了新武侠的那种浪漫的感觉。书粉和剧迷从线上吵到线下,连报纸都成了他们的战场,出版社的留言板更是被争论大军攻击沦陷。

  表面上全庸当然是全力支持王庆林版,心里却并不是这样想的。

  “版权什么的我是真不敢卖了。”全庸摇头叹息。他现在并不缺钱,缺得是能让他自己认同的作品,说到底他还年轻,心气儿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