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第260节(1 / 2)





  这熟悉的面容和声调唤回了扶苏的理智,他回过神来,跪下身去,戚然道:“臣,臣领命就死。”

  “领命就死,领命就死……”

  嬴政念了几遍,深觉好笑。

  他也的确笑了,片刻之后又全然将那笑容敛起,神情痛恨,挥鞭去打:“真是朕的好儿子啊!这样恭敬顺从!好,好极了!”

  他心头怒极,每一鞭都用了全力,夏日衣衫本就单薄,带着破空之声打在身上,霎时间便是一道血痕,衣袍之下皮开肉绽。

  扶苏硬是挺着没有吭声,咬紧牙根,直着脖子死命挨着,不在父亲面前服软含痛。

  嬴政见状,更是盛怒非常:“有人带了圣旨来让你死你就死?在你眼里,朕便是这样狠心冷血之人吗?!你以为朕为何要派你前来监军?你以为朕不知道你同蒙恬交好吗?!”

  他甚至于忘记了涵养和身份,指着扶苏的鼻子破口大骂:“糊涂,愚蠢!世间竟有你这样的蠢物!!!”

  扶苏仰起头来,即便如此,眼泪也源源不断的自眼眶涌出:“不是陛下降旨赐死臣的吗?陛下深恶臣违逆您的旨意,凡有谏言,一概不纳,痛斥尤甚,毫不留情,为什么现在反而又希望臣违逆您的旨意?将臣逐出咸阳,君臣一别数年的不是陛下吗?如此种种,陛下又如何让臣觉得您温情脉脉呢?!”

  嬴政见过扶苏的许多面,温和的,从容的,执拗的,唯独没见过他这样声嘶力竭同自己对抗、言辞尖锐的一面。

  他猝不及防,又有种君父的威严被冒犯了的震怒:“你是在怨怼朕此前对你的斥责和贬斥吗?你觉得你是天下第一聪明人吗?!哈,哈哈哈!”

  嬴政大笑三声,又一鞭子甩了过去,厉声道:“既然你不明白,那么朕今天就告诉你——朕知道你的想法,明白你的担忧,朕比你站得高,较你看得远!你以为自己是谁,屈原么?举世皆醉我独醒?你不配!”

  扶苏身上皮开肉绽处不断有热血涌出,可他不觉得痛,也没有去看,只注视着皇帝,热泪滚滚涌出:“陛下向来以臣偏爱儒家,过分荏弱,然而六国虽亡,遗民复国之心不曾熄,亡秦之意更不曾休,陛下却无止戈之意,屡加赋税,再兴战祸,这是亡国之道啊……”

  嬴政厉声道:“朕知道,朕比谁都明白这一点!”

  扶苏牙齿紧咬,像是一只困兽,一字字从牙缝里挤出来:“陛下当真明白臣的意思吗?!”

  嬴政反问道:“你真的明白朕吗?!”

  扶苏眼含热泪,注视着皇帝,没有言语。

  嬴政丢掉手中马鞭,踌躇满志道:“朕亲手缔造出一个前所未有的偌大帝国,朕要帝国之内,所有人用同一种尺度、同一种度量、同一种货币、同一种文字!朕以咸阳为中心修建驰道和直道,开凿贯通水渠,使皇命无处不至!朕做到了从来没有人做到的事情,没有春秋五霸,也没有战国七雄,四海之内,唯有大秦!”

  “你明白朕吗?你真的明白朕吗?!”

  嬴政一把扯住扶苏衣襟,目光锋锐,饱含无限迫切、无限激昂:“朕知道大秦的局势就像是海面一样,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潮汹涌!朕知道六国遗民贼心不死,随时可能死灰复燃,朕知道秦制在六国故土推行不顺,法度规制迥异,朕也知道,军功爵制已经发挥尽了它应有的功效,是时候该退出朝堂,另辟取士之法——”

  “朕知道自己行进的步子太大了,知道诸多政令操之过急,知道民间怨望渐起!可是朕只能这样做,没有别的办法!”

  “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只会随之时间的推移愈发严重,不会消失!朕是秦始皇帝,功过三皇、德超五帝,朕做不到的事情,后来者能做到吗?!你能做到吗?!朕多想长生,多想为大秦清除痼疾,使后世子孙无忧,可是——可是!人终有一死啊!”

  第229章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7

  扶苏生于深宫,长于富贵,深受儒法两家熏陶,向来是彬彬君子,而他所见到的父亲从来都是威仪的、持重的,万事都成竹在胸,一旦做出决定,便不容违逆。

  他无所畏惧,世间没有任何人或事能把始皇帝打垮。

  可是在今天,过去的一切固有观念都被推翻,扶苏心头建立起近三十年的那堵高墙轰然倒塌,巨响伴随着坍塌后接踵而来的震颤,让他神情恍惚,心头猛震。

  原来他从前所不安的事情,父亲其实都明白。

  原来他所忧虑过的将来,父亲早已经想到。

  父亲他虽然近乎无所不能,凡人之中无限接近于神,但他毕竟也只是肉体凡胎。

  原来,父亲他也会有惧怕的时候啊!

  既然如此,从前父子二人之间的角力与对抗,他的固执与坚持,在父亲眼里,又是什么样子的?

  最后一次进言获责,被驱逐出咸阳、发配上郡监军时,扶苏收拾好行囊,辞别妻小之后,又往正殿去向父亲辞别。

  父亲见了他之后一言不发,默默注视了他很久,直到他跪的两腿发麻之后,方才长叹一声,摆摆手让他退下。

  现下回想,那一叹却不知是凝结了多少无奈,多少辛酸,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孤寂与高处不胜寒!

  扶苏怔怔的看着面前父亲,一时无言,好容易止住的眼泪却在此时汹涌而出,那是热血的温度,也是滚烫的懊悔。

  嬴政马鞭抽过去的时候,蒙恬便弓着身行个礼,恭谨而迅速的退了出去。

  蒙家几代侍秦,他亦非黄口小儿,虽然不是皇帝腹中蛔虫,但隐约也能猜到几分——若真是皇帝下旨赐死长公子和自己,陛下又何必风尘仆仆、亲自赶赴上郡?

  再则,即便皇帝此前当真有意赐死,现在怕也打消了这心思。

  依照陛下的性情,真正看重长公子才会怒极去打,若真是不在意了,怕连眼神都吝啬与给予一个。

  蒙恬出了内室,反手将门合上。

  外间的官员和侍从们早早退了出去,他到外边庭院里一看,便见先前那名传旨内侍及同行之人都已经被随从皇帝而来的虎贲卫拿下,堵住嘴押在一边。

  蒙恬的胞弟蒙题奉命统率虎贲营,这群虎贲卫之中不乏有他相熟之人,他眸光闪烁几下,却不曾近前打探情况。

  区区一名内侍、几个侍从,是决计没有胆量假传圣旨、更无法取用传国玺的,皇帝陛下亲自带人奔赴上郡,也间接说明这其中一定是发生了什么要命的纰漏。

  他身为大将,带兵在外,又同长公子交好,现下若是去打探这些事情,只会招惹陛下忌讳,得不偿失。

  默默等待,顺其自然,就很好。

  ……

  门扉闭合,众人默契的避开窗边,内室里皇帝与长公子二人究竟说了些什么他们不得而知,只知道最后二人一前一后出现时,扶苏两眼红肿,一向温和从容的神情中平添几分坚毅之色,而皇帝则仍旧是一如既往的镇定自若,只是眼眶略微有些红。

  蒙恬不敢再看,带领匆忙赶来的上郡臣属恭声问皇帝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