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直男癌进入言情小说后第185节(1 / 2)





  ……

  原主的父亲已经去世,母亲去的更早,府里边只有先代璐王留下的两名侧妃,再就是几个郡王郡主。

  朱元璋顺着原主的记忆翻了一遍,没发现什么值得特别关注的,便不再在这些琐事上边倾注精力,盘算着这时候土木堡之变应当已经发生,不禁叹一口气,到书房里去静心思忖接下来该如何应对这乱局。

  与朱祁镇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王振一道出发征讨瓦剌的不仅仅是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户部尚书王佐及内阁大学士曹鼐、张益等一百多名朝臣,还有京营二十多万精锐人马。

  前者都是辅国重臣、老四亲手栽培的武家栋梁,而后者更是皇帝手中直接掌控的精锐部队,是朱家皇帝最直观的军事力量。

  一个昏君,一个奸宦,把一切都葬送了。

  饶是死去多年,再度回想起土木堡之变时,朱元璋也觉痛彻心扉,深吸口气压住那股郁气,他耐着性子盘算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朱祁镇被俘,消息传回北京,群臣震动之后,必然会如同前世那般请求册立新君,如于谦所说“社稷为重,君为轻”,到时候当立者谁?

  原身是唯一可能的人选。

  大难临头,主少国疑,皇太子朱见深今年才两岁,不可能被拥立,而这一世跟从前不同,没了朱祁钰这个冤大头帮忙稳定朝纲,论宗法血缘,当立者只会是原身——仁宗皇帝嫡孙、当今皇帝堂弟,根正苗红。

  从前在地府时,朱元璋几度感慨过朱祁钰太过心慈手软,被大臣们推着坐上皇位之后,行事畏缩,将一切都交付到于谦手中去——于谦是个忠正之臣、能信得过是一回事,但皇帝自身秉性柔弱,这就是另一回事了。

  当然,有朱祁镇那个王八蛋在前边顶着,朱祁钰浑身上下简直闪烁着天使一样的光芒,把朝政全权交付给于谦也没事儿,那踏马叫垂拱而治,一代圣君!

  可惜这个世界没有朱祁钰,只有朱元璋,改日朝廷的信使礼官到了洛阳,迎他入北京城继位,他断然不会像朱祁钰那般妇人之仁,自有法子料理那群王八蛋!

  提议迁都南逃的徐有贞,腆着脸厚颜无耻回京的朱祁镇,还有门达、逯杲,一个一个,他心里边都有帐要算!

  朱元璋在书房里边待了一个时辰,眼见着夜色渐深,终于起身循着原主记忆去卧房安置,临合眼之前忽然想起一件要紧之事:“夭寿!老马去哪儿了?!”

  想到这儿,朱元璋再无睡意,一咕噜翻身坐起,将原身记忆翻了个底朝天,终于发现了几分端倪。

  先璐王妃还在的时候,曾经与一个姓蔺的千户之妻交好,她生下儿子之后几年,蔺夫人有了身孕,先璐王妃还曾经笑言若蔺夫人这一胎若是个女儿,便许给自己儿子为妻。

  蔺家的门第不算太高,但是蔺家女儿做个王妃绰绰有余,毕竟本朝吸取前代亡国教训,后妃大多选自民间,皇后、贵妃尚且如此,王妃门第低一些也不稀奇。

  先璐王夫妻和睦,先王妃既这样讲,先璐王也不曾反驳,只是天不垂怜,蔺夫人生产时难产去世,没过几年先璐王妃也因病辞世。

  蔺家那位小姐刚出生就没了母亲,先璐王心里边就有点犯嘀咕,再过了些年头,那女孩十岁的时候又没了父亲,先璐王不甚喜欢,这桩口头婚约便渐渐无人提起,而那位苦命的蔺家小姐便由叔父叔母养着,算算年岁,今年也该十五六岁了。

  原身只知道这件事情,却没见过那位蔺家小姐,朱元璋在心里思忖着这件事,面有感伤,怔然出神:“老马也是出生没多久就没了母亲,父亲寿数也不算多,这要真是她的话,命也太苦了些……”

  他眼底有一闪即逝的泪光,旋即抬手擦了,重新躺下:“想这些有的没的做什么,明天往蔺家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

  朱元璋一夜好眠,陶家却是彻夜灯火通明,全家人皆无睡意。

  千娇百宠养大的女儿被送入王府,陶父和陶夫人都跟被剜了心头肉似的,一整晚都耷拉着脸。

  长子陶荣更是自责不已,唉声叹气,一个劲儿的埋怨自己无能,被人骗了钱款,以至于妹妹沦落到这等境地,要用余生替他的错误买单。

  只有陶大奶奶觉得不太对劲儿,看一眼如丧考妣的公婆,再看看丈夫,不解道:“这不是好事吗?那可是璐王,超品亲王啊!本朝向来恩待宗室,现在璐王府上又没有正妃侧妃,自然也没有后宅内斗,只要妹妹肚子争气,生个一儿半女出来,以后不就是眼瞅着的金山银山?陶家有个郡王外孙、郡主外孙女,走出去脸上都有光!哪怕妹妹无所出,只要得了璐王欢心,咱们也不用像从前一样成天提心吊胆,担心哪个官儿过来咬咱们一口了!”

  陶父和陶夫人满脸郁色,神情愤愤,陶荣也狠狠剜了妻子一眼:“没心肝的东西,张口好事闭口好事,这种好事你怎么不去?!”

  陶大奶奶娘家也是皇商,底气充足,并不怵他,闻言马上怒了:“我要是有初晴那张脸我早去了,还能嫁给你?!”

  陶荣听得呆住,回过神来,恼怒交加:“你这无耻妇人,说的都是些什么话?初晴进了火坑,你这当嫂嫂的还在这儿说风凉话,你的良心叫狗吃了不成?!”

  陶大奶奶也是一愣,看一眼公婆脸上隐忍的怒色与赞同,诧然冷笑:“既然觉得那是火坑,怎么还推她进去?推都推进去了,还惺惺作态个什么劲儿?有骨气的话就砸锅卖铁把钱还上,别卖女儿啊,自己把事情办砸了,朝我发什么火儿呢!”

  陶荣一时气结:“你!”

  陶父和陶夫人更是脸色铁青,只是还没来得及说句话,就听小厮急匆匆前来禀告,声音张皇:“老爷,夫人,小姐、小姐被送回来了!”

  陶父猝然变色,陶夫人也是惊骇不已,二人不约而同的向前迎了几步,便见女儿苍白着脸色走进前厅,目光先后在全家人脸上一扫,泪珠子就“啪嗒”、“啪嗒”的掉出来了。

  陶父想想自家欠的那笔债,再想想璐王威势,一时焦急不已。

  陶夫人也忍不住拉住女儿手,颤声问:“晴姐儿,你怎么回来了?见到王爷没有?说了些什么?!”

  陶初晴会想起璐王说的那些话,心头只觉屈辱,死死的咬着嘴唇,一声不吭。

  陶夫人见状急了,用力摇晃她手臂:“晴姐儿,你说话呀!”

  陶初晴终于忍耐不住,“哇”的一声,哭了出来:“他不要我,说我不值那么多钱,除非是白贴给他,否则他绝对不要!还说限令陶家三天之内还钱,如若不然,别怪他不客气,该抄家抄家,该杀人杀人,他绝对不会留情!”

  陶父如遭雷击,蹬蹬蹬后退几步,跌坐到了椅子上。

  陶夫人骇的面如土色,一时无言。

  陶荣自责不已,一下接一下的用脑袋撞墙:“都怪我,都怪我,要不是我,事情也不会变成这样!都怪我……”

  自责也好,畏惧也好,都不能对解决困难起到一丁点的作用。

  陶父毕竟老成,眼见着女儿这一关没有走通,当机立断,开始盘算从哪里筹措钱款,想法子把那六十多万的亏空补上。

  一方是超品亲王、当今天子的堂弟,另一方是洛阳皇商、无官无爵,真的斗起来,死的只会是陶家人,陶父赌不起。

  “我早就算过了,陶家再挤一挤,大概能凑出十万两银子……”

  陶夫人眸光一闪,环视周遭,神情中带着一种为大局而牺牲的柔情光芒:“我既然嫁进陶家,那就是陶家的人,我的嫁妆和这些年铺面的收入凑一凑,能拿两万两出来。”

  其余人的目光自然而然的看向陶大奶奶。